—1—像素里的心动凌晨1点23分,台灯的光晕在草稿纸上投下一圈暖黄。林夏咬着笔帽,
碳素墨水在纸面晕开一个小黑点。她盯着那道电磁学大题已经半小时了,
演算纸上的公式像纠缠的毛线团。手机突然在桌角震动。
学术论坛的私信图标跳出一个红色数字1。CY:“第三步错了,你多算了一次惯性系转换。
”林夏皱眉,翻到演算纸前半部分。果然在洛伦兹变换那里,她绕了弯路。
这人怎么一眼看穿的?她戳着屏幕回复:“你怎么知道我是惯性系算重了?
”对方正在输入的提示闪烁了十几秒。CY:“因为我也卡在这里,
直到发现你跳过了瞬时共动参考系。”她盯着这行字,忽然笑出声。窗外的猫被惊动,
碰倒了窗台上的玻璃瓶。这场辩论持续到凌晨三点。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吵到量子隧穿效应,
最后发现彼此竟是同省不同市的高三生。CY:“你在南陵一中?
去年物理竞赛你们学校有个女生差点进省队。”林夏的拇指悬在屏幕上。
她想起同桌周小雨抱着奖牌哭红的眼睛。林夏:“那是我同桌。
”CY:“……所以你是那个因为迟到没赶上实验考试的?”手机啪地砸在脸上。
这人记得什么乱七八糟的!她揉着鼻梁回复:“那是因为送突发哮喘的同学去医务室!
”聊天框顶端显示“对方正在输入”持续了很久。
最后发来的竟是一张照片:摊开的笔记本上,用三种颜色标出她错过的那道实验题详解。
暖黄台灯光下,他的字迹工整得像印刷体。——“这绝对不正常。”周小雨咬着冰棍凑过来,
“连续一周聊到凌晨,还不承认是网恋?”林夏把手机扣在物理课本下,耳尖发烫。
课间操的广播声里,她偷偷点开CY凌晨发来的语音:“这道题用拉格朗日量更简单。
”电流让他的声音有些失真,但尾音微微上扬,像物理老师画在黑板上的抛物线。
她鬼使神差地长按收藏,没看见闺蜜若有所思的眼神。周五的暴雨来得猝不及防。
林夏缩在便利店屋檐下刷新论坛,CY的头像亮着。雨帘中,
她发消息:“你们那边下雨了吗?”三分钟后……CY:“刚停。你们月考是不是今天结束?
”水珠从发梢滴到屏幕上。林夏愣住,手指在湿漉漉的键盘上打滑:“你怎么知道?
”CY:“上周你说过。”雨滴在屏幕上碎成光点。原来他记得。
她看着聊天记录里自己三天前随口提的“周五考完就能解放了”,胸口泛起奇异的暖意。
——第一次视频通话在周六晚上接通。林夏调整了十几次镜头角度,
最后只敢对准摊开的《五年高考》。画面那端同样只有习题册,和偶尔入镜的修长手指。
“你镜头……”“我这边光线……”他们同时闭嘴。耳麦里传来轻轻的呼吸声,
像隔着两百公里交换秘密。“等高考结束。”他的声音混着电流传来,“到时候再见面。
”挂断后,林夏用荧光笔在日历上圈出六月八日。她没看见视频角落里,
他悄悄截图的动作——画面边缘露出她一缕翘起的头发,和练习册上画着小猫的便签。
周小雨翻着聊天记录突然问:“你们连照片都没发过?”“他说要留到见面那天。
”林夏把脸埋进围巾,“说这样更有仪式感。”闺蜜欲言又止。窗外开始下雪,
是今年第一场雪。林夏拍下教室窗外的雪景发过去,
二十分钟后收到回复:一张便利店玻璃门上的雾气,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公式。
两百公里外的临江市,程阳把手机塞回围裙口袋。夜班便利店的监控屏幕里,
他身后墙上的排班表清晰可见:周一三五晚8点到早6点。
—2—电子乌托邦林夏的闹钟在凌晨五点响起。她迷迷糊糊地摸到手机,屏幕自动亮起,
显示一条未读消息:CY:醒了没?今天开始执行学习计划。发送时间:4:30。
她猛地从床上弹起来,额头撞到了上铺的床板。林夏:你是机器人吗?这个点就起床?
对方秒回:便利店夜班刚下班。附带一张晨雾中的街道照片,路灯还亮着,
模糊的玻璃倒影里能看到他举着手机的轮廓。这是程阳发来的第一张带有自己影子的照片。
林夏把照片放大再放大,直到像素模糊成色块,也没能看清他的脸。
他们的学习计划严格到变态。每天凌晨五点四十五分准时连线,
查她前一天的错题;午休时间交换十分钟的英语单词听写;晚自习结束后视频讨论理综大题。
“你镜头歪了。”某天深夜,程阳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林夏正咬着皮筋扎头发,
闻言手一抖,马尾辫散开。视频窗口里,
她猝不及防看见自己的脸出现在屏幕上——而程阳那边依然只有一本摊开的习题册。
“不公平!”她抓起抱枕挡住摄像头,“我都不知道你长什么样。
”耳机里传来轻轻的笑声:“不是说好高考后见面吗?
”“万一你是个满脸麻子的秃头大叔呢?”“那你会毁约吗?”林夏愣住了。
窗外突然划过一道闪电,夏末的暴雨来得毫无预兆。雷声轰鸣中,她听见自己说:“不会。
”视频突然中断。最后看到的画面,是程阳那边晃动的镜头里,一闪而过的便利店招牌。
——班级里。周小雨把奶茶重重放在课桌上:“你最近黑眼圈快掉到嘴角了。
”林夏正埋头抄写程阳整理的化学方程式,头也不抬:“值。”“值个屁。
”闺蜜抢过她的笔记本,“你知道他现实里是什么人?万一是骗子呢?”笔记本扉页上,
不知何时被林夏画满了小小的星星。每颗星旁边都标注着日期——那是程阳陪她熬夜的天数。
手机震动。CY:感冒药放在学校门卫室,记得去拿。林夏抬头,正好对上闺蜜复杂的眼神。
“你看,”她指着窗外瓢泼的大雨,“他连我今天打喷嚏都知道。”匿名快递里除了感冒药,
还有一本手写笔记。林夏蹲在宿舍走廊翻看,每一页都工整得像印刷品。
在最后一页的角落里,她发现一行小字:“希望用不上——CY”字迹有些抖,
像是匆忙间写下的。当晚视频时,她故意把笔记举到摄像头前:“字真丑。
”程阳的笔尖在纸上顿了一下:“便利店冷藏柜坏了,手冻僵了。
”“为什么不承认是你寄的?”画面里的习题册翻过一页:“这道题用动能定理更简单。
”林夏突然把脸凑近摄像头:“程阳,你是不是不敢让我看见你?”视频突然卡顿。
在画面冻结的瞬间,她似乎看见镜头边缘有半张苍白的脸,和一闪而过的医院走廊。
元旦前夜,整个城市都在等零点烟花。林夏躲在被窝里视频,
程阳那边传来便利店的背景音乐。“你那边能看到烟花吗?”她小声问。“能听到声音。
”他的声音混着收银机的滴滴声,“等明年这时候,我们就能在同一个城市看了。
”林夏突然鼻子一酸:“你报哪所大学?”沉默。“程阳?”“……北京吧。
”他的语气不太确定,“如果分数够的话。”窗外炸开第一朵烟花时,
林夏听见电话那头传来模糊的咳嗽声,然后是程阳匆忙的:“我先挂了。
”通话结束前最后一秒,
她分明听见医院广播在喊:“肿瘤科门诊请到三楼……”——新学期开始那天,
林夏在校门口捡到一片枫叶。她拍照发给程阳:像不像你上次画的费曼图?消息显示已读,
但没有回复。直到晚自习结束,手机才震动:“林夏,我们暂时别联系了。
”枫叶从指间滑落。她盯着这行字看了十分钟,拨通视频电话——第一次,被挂断了。
周小雨找到她时,林夏正蹲在操场边缘疯狂发消息:“为什么?”“至少给我个理由!
”“程阳你混蛋!”最后一条显示已读,依然没有回复。——那晚的星空特别亮。
林夏仰头数到第47颗星星时,手机终于亮起:“对不起。”就这三个字。
—3—裂缝中的光林夏盯着手机屏幕,直到自动锁屏。“对不起。”就这三个字,
再没有下文。她翻遍所有社交软件——程阳的账号一片死寂,
最后登录时间是三天前的凌晨四点。论坛私信显示已读,但没有回复。
周小雨把热牛奶推到她面前:“吃点东西。”“他肯定出事了。”林夏突然站起来,
碰翻了杯子。乳白色的液体在课桌上蔓延,像一场缓慢的雪崩。——二月调考那天,
林夏在数学考场上吐了。监考老师扶她去医务室时,她死死攥着手机。
体温计显示38.5℃,校医说可能是流感。“要不要通知家长?”“不用。”林夏摇头,
却在医务室床上偷偷拨通了程阳的电话。响了七声,接通了。“喂?”是个陌生的女声。
林夏的喉咙像被棉花堵住:“我……我找程阳。”“阳阳在便利店值夜班。
”背景音里传来机械的“欢迎光临”,女声带着浓重的疲惫,“你是他同学?
”林夏盯着医务室墙上的视力表,最下面那行小字模糊成灰色斑点:“嗯,
麻烦告诉他……数学考试……”电话那头突然传来剧烈的咳嗽声,女人匆忙说了句“稍等”,
然后是塑料袋翻找的声响。通话突然切断。林夏蜷缩在医务室的铁床上,听见窗外开始下雨。
——三天后,林夏收到一个压缩包。解压后是12个视频文件,每个都以日期命名。
最早的一个创建于两周前——正是程阳开始失联的那天。她点开最新日期的视频。
程阳的脸第一次完整出现在镜头里。他瘦了很多,校服领口松垮垮地挂着,
眼下有两片浓重的青黑。背景是便利店的储物间,货架上堆满纸箱。
“这道题有三种解法……”他的声音比记忆中沙哑,讲到一半突然扭头咳嗽。
视频在这里被剪辑过,跳到他指着草稿纸继续讲解的画面。林夏按暂停键,
放大他身后的玻璃反光——隐约能看见货架上的药品和营养剂。最后一个视频的末尾,
程阳突然抬头直视镜头:“林夏,好好考试。”然后画面戛然而止。
“你知道程阳上次月考排名吗?”周小雨咬着笔帽摇头:“怎么突然问这个?
”林夏把手机推过去。贴吧页面显示着临江市高三联考光荣榜,
程阳的名字赫然在列:“全市第三”。“他跟我说是前二十。
”闺蜜的表情变得复杂:“你查这个干嘛?”林夏没回答。她正在翻找临江中学的校园新闻,
终于在三个月前的报道里找到线索:“高三学子程阳获物理竞赛省一等奖”。
配图是颁奖现场,程阳站在角落,手里除了奖状还拿着一沓厚厚的……缴费单?
照片分辨率太低,放大后只剩模糊的像素点。暴雨夜,林夏拨通了视频电话。出乎意料,
程阳接了。镜头对着天花板,能听见他急促的呼吸声。“我看到你的视频了。”她直接说。
画面晃动了一下,依然没有他的脸:“题都看懂了吗?”“程阳,”林夏把手机贴近额头,
“你妈妈是不是生病了?”视频突然剧烈摇晃,传来东西倒地的声响。几秒钟后,
镜头对准了医院走廊——苍白的灯光,绿色墙裙,远处“肿瘤科”的指示牌清晰可见。
画面在这里定格,然后黑屏。最后传来的只有程阳压抑的声音:“别问了。
”——五一假期前的深夜,林夏收到一条定位信息。临江市肿瘤医院,凌晨2:17。
她盯着那个闪烁的小蓝点看了十分钟,拨通电话。这次程阳接得很快,
背景音里有心电监护仪的滴滴声。“林夏。”他第一次这么连名带姓地叫她,
“我可能……不能去北京了。”窗外蝉鸣突然震耳欲聋。
林夏没听见后半句“妈妈确诊肺癌晚期”,只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你骗人。
”她对着话筒说,”我们说好要一起……”电话那头传来女人的咳嗽声,
程阳匆忙说了句“明天再说”,通话切断。林夏保持举手机的姿势直到胳膊发麻。窗外,
第一缕晨光爬上窗台。—4—消逝的像素林夏在凌晨三点惊醒。手机屏幕亮着,
显示一条未读消息:CY:“我们暂时别联系了。”和上次一模一样的字句,
只是这次没有“对不起”。她拨通电话,听到的却是机械女声:“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
”窗外下着雨,雨滴在玻璃上蜿蜒成细流。林夏蜷缩在被子里,
翻出程阳之前发来的所有语音,一条一条重听。他的声音越来越疲惫,
最后一条是三天前的凌晨四点:“林夏,你要好好考。”像在交代什么。
——四月模考前一周,林夏在朋友圈看到一张照片。共同好友发的动态,
定位是临江市肿瘤医院。照片里是医院走廊,配文:“陪家人复查,希望一切顺利。
”程阳给这条动态点了赞。林夏盯着那个小小的点赞头像,心脏像被攥紧。
她翻遍程阳的所有社交账号——最近一个月,他只活跃在深夜,
点赞的全是医院、助学贷款和兼职相关的信息。她打开搜索引擎,
输入“临江市高三程阳退学”。
第一条结果来自临江中学贴吧:震惊高三学霸程阳疑似申请退学,班主任极力挽留。
发帖时间是两周前。林夏拨通了临江中学教务处的电话。“您好,
我想咨询下高三学生的复学流程……”“哪个班的?”对方语气疲惫。“程阳,
高三7班。”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程阳?他请的是长假,不是退学。
”“什么时候能回来上课?”“看家属意愿吧,他妈妈的情况……”对方突然警觉,
“你是哪位?”林夏挂断电话,手指发抖。她打开购票软件,输入“南陵市→临江市”,
最早一班车是明天早上六点。周小雨夺过她的手机:“你疯了?还有四十天就高考!
”“就一天,我去去就回。”“然后呢?如果他妈妈真的……你能做什么?”林夏沉默。
窗外雨势渐大,水珠砸在窗棂上,像某种倒计时。五一假期第一天,程阳终于回消息了。
CY:“我们谈谈。”林夏立刻拨通视频电话。这次程阳接了,镜头对着医院走廊的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