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命运的低谷
清晨的山水村,群山环绕,薄雾弥漫,几缕炊烟升起。叶青山走在田埂上,背着一把锄头,脚步沉重。他今年22岁,刚从县城辍学回来。家里因父亲的离世欠了一大笔债,母亲因为操劳患上了风湿病,几乎无法下床。
叶青山的家境贫寒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母亲靠编织草鞋换来的微薄收入勉强支撑着这个家,而他只能在稻田间帮忙补贴生计。
“青山啊,这几亩薄田都靠你了。妈不中用了,但咱家不能再塌下去。”母亲躺在木床上,眼里泛着泪光。
村里人都不看好叶青山,觉得他是个没出息的穷小子。村支书王广仁更是讥讽:“青山啊,书没念成,别搞那些虚的,把田种好就算不错了。”
偶然发现
叶青山在清理祖屋时,无意中挖到一块木箱,里面装着一本被泥土浸透的古籍,封面上写着《天工秘术》。翻开第一页时,他发现书中不仅记载了如何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还有关于传统手工艺、商业经营和管理的技巧。
青山对这些内容充满好奇,尤其是看到其中关于“养土术”的章节后,他决定试一试。
尝试失败
然而第一次尝试并不顺利。青山按照书上的方法施肥改良,但田里的秧苗开始发黄,村民们看了纷纷嘲笑:“这娃脑子坏了吧?这么种田,还能有收成?”
青山感到挫败,但他没有放弃。重新研究古籍后,他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关键环节:“控水术”。于是,他调整了灌溉方法,耐心等待。
第二章:稻田奇迹
丰收的喜悦
几个月后,秋收时节到了,叶青山家的稻田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景象。稻穗比普通稻田的更粗更长,稻香扑鼻,产量几乎翻倍。
这一切引起了全村的轰动,许多人都围到田埂上议论纷纷。有人感叹:“青山家的稻谷真是长得好,怎么做到的?”
村支书王广仁看着这片稻田,脸色阴沉。他找了个借口命令村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