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光2095年秋分,新长安市的暮色像融化的液态铂金,顺着纳米陶瓷幕墙流淌。
全息广告在积雨云下方投射出浮动的霓虹矩阵,
量子出租车拖着流光尾迹在千米高空的反重力步道间穿梭,
乘客们精致的面孔在车窗内定格成永恒的二十八岁——颧骨饱满如希腊雕塑,
眼尾平滑如镜面,瞳孔里流转的数据流比星辰更璀璨。
李默之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左手无名指,那里有圈淡金色环痕,如同月相变化般时明时暗。
那是三年前苏郁最后一次以人类体温拥抱他时留下的印记,
当时她的指尖还带着神经末梢的微颤,腕间的茉莉香水混着实验室的消毒水味,
在他颈间织成温柔的网。而现在,作为基因委员会首席技术官的苏郁,
瞳孔温度被精确校准为36.5℃,说话时声带振动频率误差不超过0.01赫兹。
"第73号样本的情感指数曲线。"陈宇的声音打断了回忆,全息数据屏上,
代表情感波动的绿色曲线正在扁平化,最终变成一条几乎水平的直线,"创造力测评显示,
联想思维维度从三维空间收缩至二维平面,类比能力下降42%。
"培养舱内的十二具躯体在淡蓝色培养液中舒展,
他们曾是人类文明的璀璨星辰:桂冠诗人陆沉的十四行诗曾让量子计算机模拟出情感波动,
他的诗句如灵动的精灵,在字里行间跳跃,
无数读者沉醉于他构建的诗意世界;神经外科圣手周明辉创造过单神经元级别的脑桥修复术,
他的双手仿佛拥有魔力,拯救了无数被神经系统疾病困扰的患者,
让他们重新拥抱生活;而林晚——李默之望着左数第三具躯体,
那个曾经在画布上泼洒星河的女画家,此刻视网膜上流转的是精准的CMYK色域分析,
指尖无意识地在培养舱内壁划出分形图案,每一道曲线都符合黄金分割比例。曾经,
她的画笔是她与世界对话的媒介,笔下的星河绚烂多彩,饱含着她对宇宙的热爱与想象。
他调出私人数据库,2075年的婚礼录像在视网膜投影中浮现。
苏郁的鬓角别着两朵白茉莉,传统的苏绣旗袍在腰际勾勒出优美的弧线,当交换铂金婚戒时,
她忽然笑场,睫毛上还沾着细小的泪珠:"默之,你说等我们八十岁时,
会不会变成两个皱巴巴的老苹果?"镜头里的自己笑着刮她的鼻尖,
婚戒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那也是两个最甜的老苹果。"那时的苏郁,
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笑容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与如今数据化的完美存在形成鲜明对比。数据屏的蜂鸣撕裂了回忆。
林晚的右手食指正在切割腕动脉,修复液从伤口渗出,在培养液中形成透明的絮状物。
她的表情平静如观察实验标本,仿佛割裂的不是自己的血管,而是画布上碍眼的色块。
李默之忽然想起上周的委员会会议,苏郁展示第二代情绪稳定模块时,
杏仁核区域的荧光标记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暗下去,就像被掐灭的烛火。
曾经充满情感的大脑区域,如今正被科技一点点侵蚀,失去原有的生机与活力。
2 裂痕基因委员会大厦的环形会议室悬浮在云层之上,
三十六块全息屏同步显示着全球七十二个分会场。李默之扫视着这些永远年轻的面孔,
发现他们眨眼的频率精确得可怕——每0.5秒一次闭合,0.3秒睁开,
完全符合最新的《人类最优生理参数手册》。"亚洲区收到73219份请愿书,
"区域代表的声线经过情感调制,像裹着糖衣的手术刀,"其中32%来自艺术工作者,
声称'情感模块优化导致创作能力退化'。"苏郁的虚拟影像在主屏幕中央浮现,
肩颈关节转动的角度精确到15度,
那是委员会最新的"权威姿态"参数:"创造力本质是神经突触的低效连接重组。
"她调出的脑区扫描图上,海马体与杏仁核的连接点正在消失,
"我们的模块正在清除冗余的情感突触,就像删除电脑里的垃圾文件。
"她的声音冷静而机械,仿佛在谈论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却让李默之心中涌起一阵刺痛。
李默之的指甲无意识掐进掌心。朵朵的脸突然在视网膜投影中闪现:十三岁生日那天,
她趴在厨房窗台画窗外的梧桐树,阳光穿过她浅褐色的发梢,在画纸上投下跳动的光斑。
那个下午,她突然剧烈头痛,
画布上的梧桐叶晕染成模糊的色块——那是线粒体缺陷导致的突发性脑溢血,
而苏郁坚持自然受孕的决定,在基因委员会档案里被标记为"非理性选择"。
想起女儿痛苦的模样,李默之心中满是愧疚与不甘,
他无法接受所谓的"优化"剥夺了人类最珍贵的情感与生命的多样性。
"我要求调取第412次动物实验原始数据。"他将自己的研究报告推送到共享空间,
脑区活跃度对比图上,实验体的前扣带回皮层像熄灭的星系,"共情指数下降47%,
镜像神经元活性降低63%,这已经不是优化,而是对人类情感本质的谋杀。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那是愤怒与无奈的交织。北美区代表的微笑精确到15度,
露出八颗洁白的牙齿:"李博士是否记得2075年的流感大流行?
全球两千万人死于器官衰竭,是基因委员会的端粒酶激活技术拯救了人类。
现在您要为了几个艺术家的'灵感枯竭',让文明倒退回自然衰老的黑暗时代?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李默之的质疑与不满,仿佛在维护着所谓的文明进步,
却忽略了人类情感的重要性。会议室响起此起彼伏的赞成音,如同精密仪器的齿轮转动。
苏郁的虚拟影像微微侧头——这个曾经代表她思考的习惯动作,
现在只是程序预设的0.8秒延迟。当87%的赞成票在屏幕上闪烁时,
李默之想起林晚最后一幅画:纯白画布的右下角,用0.1毫米笔触写着"影子死了,
光还活着吗?",那是用她自己的血混合丙烯颜料写成的,DNA检测显示,
颜料里的端粒酶活性在接触空气后下降了0.001%。
这幅画仿佛是对当前现状的一种控诉,也让李默之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他不能眼睁睁看着人类失去最本质的情感与灵魂。
3 叛逃者地下实验室位于旧城区废墟下方30米,
冷光管的辉光在锈蚀的钢架上投下蛛网状阴影。艾米·陈的自然卷发像团未经修剪的藤蔓,
发梢别着的木质发卡刻着手工雕痕,那是她在垃圾回收站找到的旧物,
边缘还残留着上个世纪的油漆痕迹。这个发卡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装饰品,
更是对过去时光的一种怀念,一种对自然、对真实的追求。"看这个。
"她用镊子夹起梧桐叶,叶脉的走向完全违背分形优化模型,主脉在三分之一处突然分叉,
形成不规则的Y型,"基因委员会的算法会把这种叶片判定为'发育缺陷',
但你不觉得这道裂痕像凤凰的尾羽吗?"她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仿佛发现了一个无价之宝。在她看来,这种不完美的美,才是生命最真实的样子。
培养箱里的三只实验鼠正在互相梳理毛发,
其中一只的左耳缺了个小角——那是逆向基因改造时自然愈合的痕迹。
当艾米的指尖划过箱壁,最活泼的那只突然立起身子,粉红的鼻尖在玻璃上留下湿润的印记,
不像基因优化鼠那样计算安全距离,而是带着本能的好奇。它们的互动充满了温情与生机,
展现出自然状态下动物的情感与本能,与基因优化后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
"镜像神经元活跃度提升23%,"陈宇的旧款数据手套在空气中划出脑区投影,
初级情感中枢的荧光标记像重新点亮的灯塔,"而且出现了自发的亲社会行为,
昨天它们把食物让给受伤的同伴。"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
这意味着他们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也让李默之看到了希望。警报声突然撕裂空气,
钢制大门传来液压切割机的轰鸣。艾米的手指在控制台飞舞,自毁程序启动时,
她突然将数据芯片塞进李默之掌心:"带着这个走,里面有朵朵胚胎基因的完整测序。
"她的眼神坚定而决绝,仿佛在完成一项重要的使命。能量束击穿大门的瞬间,
艾米的发卡被气浪掀飞,耳后那颗浅褐色的小痣在冷光中闪烁。
李默之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苏郁曾经在那里有过同样的痣,第一次基因优化手术后,
纳米机器人精准地剔除了那块色素沉积,就像擦掉画布上的污渍。这颗痣的消失,
仿佛是苏郁失去人类情感的一个象征,让李默之心中一阵刺痛。
通风管道里弥漫着霉菌与铁锈的气味,艾米抱着受伤的实验鼠,鲜血透过她手工编织的围巾,
在米白色毛线间晕染出不规则的红点。当无人机的探照灯扫过废墟窗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