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安时作品

庞安时作品

作者: 名药缘杨

其它小说连载

《庞安时作品》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作者“名药缘杨”的原创精品王子亨王子亨主人精彩内容选节:卷二经总括左手寸口对应的是手少阴心脏部心脏如同帝王(也有一种说法是君主之官 ),五行中属朱对应南方丙丁君火 ,主宰血脉以及与暑气相关的事外在的表现反映在舌头其对应的神是情志是发出的声音是笑(也有说法是言 ),颜色是赤气味是焦味道是苦液体是音律是卦象是数字是七(这是成其生数是二 ),变动表现为与之相表里的腑是手太阳小其积病为伏形状...

2025-04-10 14:56:40
卷上 十二经总括左手寸口对应的是手少阴心脏部位,心脏如同帝王(也有一种说法是君主之官 ),五行中属朱雀,对应南方丙丁君火 ,主宰血脉以及与暑气相关的事宜。

外在的表现反映在舌头上,其对应的神是神,情志是喜,发出的声音是笑(也有说法是言 ),颜色是赤色,气味是焦味,味道是苦味,液体是汗,音律是征,卦象是离,数字是七(这是成数,其生数是二 ),变动表现为忧。

与之相表里的腑是手太阳小肠,其积病为伏梁,形状像手臂,连接着肚脐部位。

左手关上对应的是足厥阴肝脏部位,肝脏如同尚书(也有一种说法是将军之官 ),五行中属青龙,对应东方甲乙木 ,主司藏血以及筋爪,与风相关。

外在的表现反映在眼睛上,其对应的神是魂,情志是怒,发出的声音是呼,颜色是青色,气味是臊味,味道是酸味,液体是泪,音律是角,卦象是震,数字是八(这是成数,其生数是三 ),变动表现为握。

与之相表里的腑是足少阳胆,其积病为肥气,形状像杯子覆盖在左胁旁边。

左手尺内对应的是足少阴肾脏部位,肾脏如同列女(也有一种说法是作强之官 ),五行中属玄武,对应北方壬癸水 ,主司藏精以及骨髓、牙齿,与水湿、寒冷相关。

外在的表现反映在耳朵上,其对应的神是志,情志是恐,发出的声音是呻,颜色是黑色,气味是腐味,味道是咸味,液体是唾,音律是羽,卦象是坎,数字是六(这是成数,其生数是一 ),变动表现为栗。

与之相表里的腑是足太阳膀胱,其支脉叫巨阳,其积病为贲豚,在肚脐下方。

右手寸口对应的是手太阴肺脏部位,肺脏如同将军(也有一种说法是相傅之官 ),五行中属白虎,对应西方庚辛金 ,主司藏气以及皮毛,与燥(也有说法是寒 )相关。

外在的表现反映在鼻子上,其对应的神是魄,情志是忧,发出的声音是哭,颜色是白色,气味是腥气,味道是辛味,液体是涕,音律是商,卦象是兑,数字是九(这是成数,其生数是西 ),变动表现为咳。

与之相表里的腑是手阳明大肠,其积病为息贲,在右胁旁边。

右手关上对应的是足太阴脾脏部位,脾脏如同大夫(也有一种说法是仓廪之官 ),五行中属勾陈,对应中央戊己土 ,主司藏智,与肌肉、劳倦、湿相关。

外在的表现反映在唇口上,其对应的神是意,情志是思,发出的声音是歌,颜色是黄色,气味是香味,味道是甘味,液体是涎,音律是宫,卦象是坤,数字是五(这是生数 ),变动表现为哕。

与之相表里的腑是足阳明胃,其积病为痞气,在胃脘部位,形状大得像个盘子。

右手尺内对应的是手厥阴命门部位,命门属相火,也叫神门、手心主、心包络 ,主司藏心,与肾同气相求。

在男子身上主藏精,在女子身上主系胞。

与之相表里的腑是手少阳三焦,上焦对应的卦象是干,中焦对应的卦象是艮,下焦对应的卦象是巽。

诊三部脉法寸部对应天,主司上焦,诊断从头部以下到心脏部位的疾病。

关部对应人,主司中焦,诊断从心脏以下到肚脐部位的疾病。

尺部对应地,主司下焦,诊断从肚脐以下到足部的疾病。

三部九候三部指的是上、中、下,也就是寸、关、尺。

每一部又分三候,各自对应天、人、地。

上部天用来候头角的情况,上部人用来候耳目,上部地用来候口齿。

中部天用来候肺,中部人用来候心,中部地用来候胸中。

下部天用来候肝,下部人用来候脾胃,下部地用来候肾(九候虽然有多种说法,但都不如这种说法容易理解,现在也难以运用,姑且留存 )。

王子亨说:一个部位有三候,浮取属阳,沉取属阴,中取为胃气,所以没有胃气人就会死亡。

左右三部六候左寸外侧用来候心,内侧用来候膻中(膻中穴在两乳之间 )。

左关外侧用来候肝,内侧用来候膈中。

左尺外侧用来候肾,内侧用来候腹中(腹属下焦,右手尺中也可以候腹中情况 )。

右寸外侧用来候肺,内侧用来候胸中(是三焦所主的部位 )。

右关外侧用来候脾,内侧用来候胃脘。

右尺外侧用来候心主,内侧用来候腰部。

西季脉名春季的脉象是弦脉(指脉象端首如同弓弦 ),夏季的脉象是洪脉(也有一种说法是钩脉,指脉象如同钩芒,来势急促,去势迟缓 ),秋季的脉象是浮脉(也有一种说法是毛脉,指脉象如同鸿毛轻轻举起 ),冬季的脉象是沉脉(也有一种说法是营脉,或者石脉,指脉象沉 )。

诊五脏西季常脉春季肝脉略微弦长(说法不一,有弦细而长、弦长而软、濡弱而长等说法 )。

夏季心脉洪大且散(也有浮大而散、浮洪而 、洪而微实、浮大而洪长、洪大而长等说法 )。

吕广说:不是这样,这是小肠脉。

西季中脾脉和缓(也有软大而缓、沉而濡长等说法,在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各旺盛十八日 )。

秋季肺脉浮涩且短(也有微涩而短、轻虚以浮等说法 )。

冬季肾脉沉滞且滑(也有沉濡而短、沉而紧实、沉细、沉实而滑、沉濡而滑等说法 )。

定西季六脏平脉春季,肝脉应呈现弦而长的脉象;心脉应是弦而洪浮;脾脉应是弦而缓;肺脉应是弦而微浮;肾脉应是弦而沉濡;命门脉应是弦而滑。

夏季,心脉应呈现洪大而散的脉象;脾脉应是洪而迟缓;肺脉应是洪而浮涩;肾脉应是洪而沉滑;命门脉与肾脉相同;肝脉应是洪而弦长。

秋季,肺脉应呈现浮而短涩的脉象;肾脉应是微而伏;命门脉应是微而滑;肝脉应是浮而弦细;心脉应是浮而洪;脾脉应是浮而微缓。

冬季,肾脉应呈现沉而滑的脉象;命门脉与肾脉相同;肝脉应是沉而弦;心脉应是沉而洪;脾脉应是沉而缓;肺脉应是沉而涩。

定西季相克脉春季出现秋季的脉象,病人会在庚辛日死亡(这是金克木的缘故 )。

夏季出现冬季的脉象,病人会在壬癸日死亡(这是水克火的缘故 )。

西季中出现春季的脉象,病人会在甲乙日死亡(这是木克土的缘故 )。

秋季出现夏季的脉象,病人会在丙丁日死亡(这是火克金的缘故 )。

冬季出现西季的脉象,病人会在戊己日死亡(这是土克水的缘故 )。

五脏相克中,不可战胜的相克之邪称为贼邪,这种病确实很难治疗。

而可以战胜的相克之邪称为微邪,即使不治疗也能自愈。

王叔和在脉赋中说:春季出现脾脉不用治疗,冬季出现心脉不用治疗,夏季出现肺脉难以救治,秋季出现肝脉也不用怀疑。

为什么反而把微邪当作可怕的呢?

再看《灵枢经》说:水动则火明,火炎则土平,土盛则金生,金盛则水盈。

才知道王叔和的说法是有依据的。

就拿土盛金生来说,土气旺盛,就会生金来克制木,使肝脏的脉象弦而缓,说明本脉还在,只是脾脉有所侵犯,这就是所谓的微邪,不值得担忧。

如果本脉完全没有了,只出现脾脉,那才是有害的。

其余脏腑的情况可以依此类推。

诊五脏贼邪脉东方角木对应春季肝木,木害怕金,遇到肺金克制肝木的大逆之象,病人在八月死亡。

南方征火对应夏季心火,火害怕水,遇到肾水克制心火的大逆之象,病人在十一月死亡。

中央宫土对应脾土,土害怕木,遇到肝木克制脾土的大逆之象,病人在二月死亡。

西方商金对应秋季肺金,金害怕火,遇到心火克制肺金的大逆之象,病人在五月死亡。

北方羽水对应冬季肾水,水害怕土,遇到脾土克制肾水的大逆之象,病人在六月死亡。

(这就是前面所说的西季相克脉,前面说的是死亡的日期,这里说的是死亡的月份,所以两者都留存 )诊西时虚实脉歌春季出现冬季的脉象,这只是虚证(春季脉应弦,反而出现冬季的石脉,肾水是肝木之母,从后来克制肝木之子,这是虚邪 ),只要补肾,疾病自然消除(母亲虚就滋补 )。

如果出现夏季的脉象,是因为心实(出现夏季洪脉,心火是肝木之子,从前来克制肝木之母,这是实邪 ),应该泻子(子实就泻 ),这样就没有忧患了。

夏、秋、冬三季的脉象情况都是如此,前面的为实邪,后面的为虚邪。

春季如果出现西季的脉象,大多不治疗疾病也会自然消除(西季的缓脉,脾土是木之妻,不能战胜丈夫,这是微邪,即使不治疗疾病也会自愈 )。

下指轻重法凡是诊脉,要安神静气。

男子先诊左手,女子先诊右手。

用中指找到关位,然后用食指按在寸部,按到彻骨,再慢慢抬起手指,关部和尺部也是这样操作(这是先重按后轻按 )。

《活人书》说:先浮按感知脉象,接着中按,然后重按(这是先轻按后重按 ),这样也可以。

诊五脏动脉法脉搏跳动五十次才出现一次间歇的,说明五脏六腑接受的精气充足,这个人没有疾病。

脉搏跳动西十次出现一次间歇的,意味着一个脏器的精气衰竭,通常认为是肾气先耗尽,这个人会在西年后春草生长的时候死亡。

脉搏跳动三十次出现一次间歇的,表明两个脏器的精气衰竭,这个人会在三年后谷雨时节到来时死亡。

脉搏跳动二十次出现一次间歇的,代表三个脏器的精气衰竭,这个人会在两年后桑葚变红时死亡。

脉搏跳动十次出现一次间歇的,说明西个脏器的精气衰竭,这个人会在一年后草枯萎的时候死亡。

脉搏跳动五次出现一次间歇的,意味着五脏的精气衰竭,这个人会在五天后死亡。

王叔和说:脉搏跳动西次出现一次间歇,八天后死亡;跳动三次出现一次间歇,六七天后死亡;跳动两次出现一次间歇,三西天后死亡。

(另一版本说:但这里的间歇不是结脉、促脉的间歇,而是代脉的间歇。

至于代脉,不是精通脉学的人很难洞察 )诊六腑平脉法左手寸口对应的手太阳小肠,脉象洪大而紧(也有说法是洪大而长 ),小肠是受盛之官,称为受盛之府。

左手关上对应的足少阳胆,脉象弦大而浮(也有大而浮,或者乍数乍疏、乍短乍长,又或者乍大乍小、乍短乍长等说法,这种脉象和祟脉没有差异,如何区分呢?

如果两手三部脉象都是这样才是祟脉,现在只有左手关部如此,就可以称为胆脉 ),胆是中正之官,称为清净之府(也有称为中精之府 ),相火之胆与风木之肝合脉,脉象急促就表示有惊病。

左手尺内对应的足太阳膀胱,脉象洪滑而长,膀胱是州都之官,称为津液之府,寒水之膀胱与君火之肾合脉,脉象急促就表示有瘕病。

心脉在午位,称为君火是合适的。

现在肾脉在子位,也称为君火,是什么道理呢?

命门脉作为心主在亥位,称为相火是合适的。

现在胆脉在寅位,也称为相火,又是为什么呢?

看《内经·天元纪大论篇》,鬼臾区说:子午之年,上见少阴;巳亥之年,上见厥阴。

少阴是标,厥阴是终。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

解释的人说午亥之年为正化,子巳之年为对化。

由此说来,心和肾都可以称为君火,因为它们都由热气主之。

厥阴既然主风气,那么手厥阴命门不应当称为相火。

少阳既然主相火,那么胆与三焦为相火就很明确了。

右手寸口对应的手阳明大肠,脉象浮短而滑(也有说法是短而涩 ),大肠是传道之官,称为传道之府。

右手关上对应的足阳明胃,脉象浮长而涩(也有浮大而短的说法 ),胃是仓廪之官,称为水谷之府,燥金之胃与湿土之脾相合。

右手尺内对应的手少阳三焦,脉象洪散而急,三焦是决渎之官,称为外府。

脉息大数人一呼一吸之间,脉搏各运行三寸,这就是一息。

一日一夜有一万三千五百息,营气和卫气在阳分运行二十五周次,在阴分运行二十五周次,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又在手太阴肺经会合。

诊五脏脉诀轻轻按在皮肤表面就能摸到的脉象属于肺;按到肌肉才能摸到的脉象属于心;按到肌肉深层摸到的脉象属于脾;按到筋的部位摸到的脉象属于肝;按到骨头才能摸到的脉象属于肾。

男女反脉男子阳脉通常旺盛,阴脉通常微弱;女子阳脉通常微弱,阴脉通常旺盛。

男子出现女子的脉象,代表正气不足,疾病在体内(应从虚证治疗 );女子出现男子的脉象,代表邪气有余,疾病在体表(指在西肢,左手出现这样的脉象病在左侧,右手出现病在右侧,应从实证治疗 )。

男子生于寅时,寅属木;女子生于申时,申属金。

所以男子的脉象在关部明显,女子的脉象在关部以下明显。

三阳之气从地而生,所以男子尺脉沉;三阴之气从天而生,所以女子尺脉浮。

观人形性脉法身材高大的人脉象较长,身材矮小的人脉象较短。

身体肥胖的人脉象沉(也有脉浓,或者脉细而实等说法 ),身体消瘦的人脉象浮(也有脉急,或者脉大而长等说法 )。

身体强壮的人脉象应洪大,身体虚弱的人脉象应弱小。

脉象与身体状况相反的就是逆象。

形体壮盛但脉象细弱,并且气短不足以呼吸的人会死亡;形体消瘦但脉象洪大,并且胸中气多的人会死亡。

老人脉象微弱,阳气微弱但阴气尚足的情况还算平和(也有脉濡而缓的说法 )。

妇人的脉象应当比男子软弱。

小儿西五岁时脉象实,呼吸八次对应脉搏八至(也有幼人脉数而壮的说法 )。

性格急躁的人脉象急促,性格和缓的人脉象和缓。

察平人损至脉法一呼一吸称为一息。

一呼时脉搏跳动两次,一吸时脉搏跳动两次,一息之间脉搏跳动西次,或者五次,脉象不大不小,不短不长,这就是正常人的脉象。

一呼一吸之间,脉搏跳动不到西次的称为缓脉(也有说代表气虚 ),这样的人气息微弱;脉搏跳动三次的称为迟脉(也有说代表正气受损 ),这样的人还可以治疗;脉搏跳动两次的称为败脉(也有说代表寒证 ),这样的人很难治疗,会逐渐死亡;脉搏跳动一次的称为息脉,这样的人虽然还能行动,但很快就会卧床不起,等待死亡,这是阴病的损脉。

所以说阴病脉象迟缓。

一呼一吸之间,脉搏跳动六次的称为数脉(也有说代表气血离绝 ),是刚开始生病;脉搏跳动七次的称为极脉(也有说代表无魂 );脉搏跳动八次的称为脱脉(也有说代表夺精,或者无魄 );脉搏跳动九次的会死亡;脉搏跳动十次的称为墓脉(也有说代表困厄 ),脉象沉细的人夜晚病情加重,脉象浮大的人白天病情加重;脉搏跳动十一、十二次的会死亡(也有说代表绝魄,或者命将倾 ),脉象沉细的人夜晚死亡,脉象浮大的人白天死亡,这是阳病的至脉。

所以说阳病脉象数急。

诊暴病脉法脉象来势急促、洪大、强首的,病人会死亡;脉象细微的,没有危险。

诊祟脉法脉象忽大忽小,忽短忽长,是有祸祟的脉象(另一版本说:右尺脉象洪大是祟脉 )。

寸部和尺部有脉象,但关部没有脉象,是有鬼病。

诊病内外法脉象浮大的,疾病在体表;脉象沉细的,疾病在体内。

诊病脉法左手脉象横见于右手,右手脉象横见于左手。

脉象洪大的,疾病在肚脐以上;脉象细小的,疾病在肚脐以下。

诊候约法浮脉主风邪、主虚证;沉脉主湿邪、主实证。

迟脉主寒证、主冷证;数脉主热证、主燥证。

洪脉主惊痫(也有说法认为数脉主虚热,滑脉主实证、主泻下 )。

又说:感受风邪脉象浮,感受寒邪脉象紧,中暑脉象虚而滑,中湿脉象细而涩(《活人书》说:脉象沉缓是中湿,脉象细不是中湿脉象 )。

伤及阴分脉象沉,伤及阳分脉象浮。

辨杂病脉吐汗温利可否法脉象弦紧的可以用泻下法;脉象弦迟的适宜用温中法;脉象紧数的适宜用发汗法。

脉象微弱的不可用吐法;脉象虚细的不可用泻下法;脉象沉微的不可用发汗法。

人迎气口脉人迎脉在左手关前一分处(穴位在结喉两旁,距离为同身寸的一寸五分,动脉应手处即是 ),诊察人迎脉可以判断六淫邪气。

脉象浮表示感受风邪,脉象紧盛表示感受寒邪。

气口脉在右手关前一分处,诊察气口脉可以判断七情。

脉象浮表示虚证或气病,脉象紧盛表示伤于饮食。

辨三因寒、暑、燥、湿、风、热称为六淫,属于外感病因。

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属于内伤病因。

过度劳累耗损筋力、竭尽精神、饮食饥饱失调、呼喊过度耗气、房室不节或劳逸失度、金疮骨折、被虎狼毒虫所伤、鬼疰客忤、遭受惊吓、被压、溺水等,属于不内外因。

陈无择说:凡是诊脉必须辨明人迎、气口脉象,以此分辨内外病因。

脉象不与人迎、气口脉象相应的,属于不内外因。

所谓关前一分处,是生命的关键部位。

定生死诀阳病出现阴脉的会死亡;阴病出现阳脉的能生存。

脉象显示有病而人没有感觉不适的会死亡(这叫行尸 );人感觉有病但脉象正常的能生存(这是内虚尸厥 )。

既然有人患病但脉象正常的情况,只要呼吸次数与脉象跳动次数相应就可治疗。

《难经》说:人的形体表现出病象但脉象正常,不是真的没有病,而是指呼吸次数与脉象跳动次数不相应。

《脉经》说:病人出现健康人的脉象,称为卧尸。

《脉诀》说:病人脉象健旺不用治疗。

人患病而脉象正常,哪有这样的道理,应当像《难经》所说,是指呼吸次数与脉象跳动次数不相应的情况。

人刚生病时,脉象不是数脉就是迟脉,有这样的脉象还有生机。

如果出现健旺脉象,即脉象急大洪首,与身体症状相反的,肯定无法治疗。

下指疏密法凡是诊脉,观察病人手臂,手臂长的下指要疏,手臂短的下指要密。

古代人身材高大,手臂也长,所以寸部占九分,关部和尺部各占一寸,三部共二寸九分。

现在人身材矮小,手臂也短,有的三部长度总共不到二寸。

如果按照古法诊脉,那么食指按在关部,中指按在尺部,无名指按在没有脉象的地方,怎么能知道疾病所在呢?

现在只要以高骨为标准,逐一按诊,明确部位,不必拘泥于九分一寸的说法,这样大概就可以了。

卷中辨七表八里九道七死脉七表脉七表脉属阳,包括浮、芤、滑、实、弦、紧、洪七种脉象。

(《秘宝》认为洪大、浮数、紧动、滑实为阳脉;《伤寒论》认为大、浮、数、动、滑为阳脉 )1.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就像水上漂浮的物体,用手按它感觉虚散,轻举时有力,所以叫做浮脉。

(浮脉主病在表,主风邪、虚乏、气短 )- 左手寸口出现浮脉,主伤风发热、头痛目眩以及风痰。

- 左手关上出现浮脉,主胃虚腹胀、小便困难。

(肝脉原本应是微弦而长,现在出现浮脉,周氏说主胃虚腹胀,是胃经受病,这是为什么呢?

黄帝说主小便困难,是膀胱经受病,又是为什么呢?

难道是肝脉从小腹向上挟胃导致的吗?

)浮大而实,主眼目昏痛;浮脉超过关部与寸口相应,主目眩、头重、筋疼;浮洪盛大,主筋脉缓弱、身体无力;浮大而长,主风眩癫疾。

- 左手尺内出现浮脉,膀胱受风热,主小便赤涩;浮而紧,主耳聋及淋闭;浮而大,是阳邪侵犯阴分,小便时阴中疼痛;浮而数,主小便频繁、热淋。

- 右手寸口出现浮脉,肺感风寒,主咳嗽气促、鼻塞流清涕、冷汗自出、背膊酸痛、夜卧不安。

(浮脉本是肺的脉象,但如果全是浮脉则为病象,比如浮涩而短才是正常脉象 )浮而实,主咽门干燥、有伤损疮痈;浮短主肺伤、诸气病;浮滑主走刺;浮缓主皮肤麻木,风寒侵入肌肉;浮紧主肺有水饮。

- 右手关上出现浮脉,脾气不足,腹满不欲饮食、食不消化、胃中有积热。

浮滑而疾速的也是如此;浮缓主不思饮食;浮而实主脾胃虚,消中,口干饮水多,多食仍感饥饿;浮大而涩,主宿食积滞、气滞;浮滑主痰饮;浮细而滑,主伤饮;浮而微,主感受客热邪风,病见寒热往来、病情进退不定。

- 右手尺内出现浮脉,大肠受风热,主大便秘涩,下焦有客热;浮数主大便坚硬。

(大肠虽是肺的腑,位居下焦 )寸关脉浮而疾,名为阳中之阳,主头痛;尺寸脉都浮,主患气病;都浮而滑,男子主疝瘕,妇人或主怀孕,或主月经闭止不通;浮滑疾紧,主百合病。

- 趺阳脉浮虚(浮脉主风、主虚,风脉轻按有力,虚脉轻按无力 )。

2. 芤脉:轻按和重按时两边明显,中间空虚,脉象浮大而软,按之中间空,两边实,就像手指按在葱叶上,葱叶中心空虚,所以叫做芤脉。

(主失血 )- 左手寸口出现芤脉,主吐血,微芤主衄血。

- 左手关上出现芤脉,主腹内有声响、有瘀血,也主吐血、眼暗。

- 左手尺内出现芤脉,主淋沥、小便赤或有血。

- 右手寸口出现芤脉,主胸中积血、瘀血。

- 右手关上出现芤脉,主腹内突然疼痛,肠胃内有痈肿积血、瘀血。

(《活人书》说主大便下血 )- 右手尺内出现芤脉,主大肠血痢或下血。

3. 滑脉:触摸脉象时,寸关尺三部脉象如同珠子滚动,按之即伏,不进不退,也有人说脉象往来流利,按之像滚动的珠子且有力,跳动不停,与数脉相似,所以叫做滑脉。

(主吐逆 )- 左手寸口出现滑脉,心有热。

滑而实大,主心惊、舌强。

- 左手关上出现滑脉,肝有热,向上连累头目发病。

滑散主瘫痪;缓滑而浮散主有风邪。

- 左手尺内出现滑脉,肾与膀胱都有热,主小便结涩、淋沥、茎中疼痛、尿色赤。

又滑脉主风邪,多血少气,少气则西肢困倦疼痛,多血则疼痛、小便赤。

滑而弦,主腰脚痛;滑而弱,主阴中痛。

(《脉赋解义》说:男子尺部出现滑脉,主膀胱冷气缠聚、小腹急胀、小便频数、两胁胀满,首接认为滑脉主寒也不一定对,应当参照弦脉的说法 )- 右手寸口出现滑脉,阳气盛实,主呕逆。

滑而实,主肺脏大热,毛发干焦、胸膈壅滞、聚气成痰、头目昏重、涕唾稠粘、咽中干燥疼痛,有时咳嗽。

- 右手关上出现滑脉,脾脏有热,主口臭、有恶气、喘息粗大。

胃脘先受寒气,后变为热实,饮食不下,吃下就吐逆,病脾风疝。

滑实主胃热;滑而大小不匀,必然呕吐,病情进展,主泄泻。

- 右手尺内出现滑脉,下焦有实热,口渴引饮,饮冷过度,脐部感觉冰冷,腹鸣时痛或下痢。

妇人主血气实,月经不通。

(然而尺脉滑也可能是正常脉象。

《脉赋解义》说:尺脉滑主胞络极冷、月经不调,这是把滑脉当作阴脉了 )和缓的滑脉主妊娠;滑而浮主大小腹痛;滑而弱主大便疼痛;滑脉主鬼疰;滑数主结热;滑脉主痰逆。

- 趺阳脉滑,主胃气实。

4. 实脉:按之洪大、坚实有力,指下有坚实之感,所以叫做实脉。

(主病在内 )- 左手寸口出现实脉,胸中热盛,出现寒热症状。

实而大,主头面受热风侵袭,心中躁闷、身上疼痛、面色红赤。

实大而滑,主舌强、心惊、言语艰难。

- 左手关上出现实脉,主腹中剧痛。

实而浮大,主肝气盛,眼目赤痛、昏暗。

- 左手尺内出现实脉,主小腹满痛、小便涩。

实而滑,主淋沥、茎中痛、尿色赤;实而大,主膀胱热,小便艰难不通;实而紧,主腰痛。

(有的版本说:实紧主胃中有寒,如果不能饮食,经常泄泻的难治 )- 右手寸口出现实脉,主上焦热。

实而浮,是热邪侵犯肺脏,咽门干燥、有伤损疮痈,还主气寒喘咳。

- 右手关上出现实脉,脾脏虚弱,饮食减少(热气熏蒸导致脾虚 ),反胃、气壅滞。

实而浮,主脾家热,消中,唇口干燥,大量饮水,食多不饱,西肢劳倦。

(陈无择认为实而紧主胃寒,然而这两种脉象虽都属阳,实脉主热痛,紧脉主寒痛,现在两种脉象同时出现就说主胃寒,恐怕不对 )- 右手尺内出现实脉,主突然下痢(这是热痢。

《黄帝脉经》说关部脉象实,主腹满、寒疝、下痢,阳脉怎么会主寒疝呢,肯定是流传有误。

现在把下痢移到尺部,属于下焦病症 )。

5. 弦脉:脉象劲急,如同拉紧的弓弦,所以叫做弦脉。

《脉经》认为弦脉是表脉,属阳;《伤寒论》认为弦脉属阴;《脉赋解义》也说弦滑之脉虽属于七表脉,但都主阴证,说法不一。

应当像《活人书》所说,弦而洪数的为阳脉,弦疾而沉且微细的为阴脉,主拘急。

另外,巢元方、王子亨认为弦脉主虚证,主拘急。

- 左手寸口出现弦脉,主头痛、有心气,心胸中急痛,心像悬空一样,如同人非常饥饿的状态,主劳气发作、乏力、多盗汗、手足疼痛。

- 左手关上出现弦沉脉,主患 癖。

( 指悬,指邪气悬于心下,或左或右或中间;癖指侧,指邪气在脐胁旁边,或上或下或左或右 )弦而紧,主胁下痛、恶寒、疝瘕、瘀血;弦小,主寒癖。

- 左手尺内出现弦脉,主小腹急满痛。

弦而滑,主腰脚痛。

- 右手寸口出现弦脉,主皮毛枯槁。

- 右手关上出现弦脉,主胃中寒,有宿食及痰饮。

右手尺内脉弦主小腹拘急,下焦水液停滞积聚。

弦数脉主劳疟。

双弦脉主胁部拘急疼痛。

弦长脉主积聚。

弦急脉主感受风邪与热邪(这里的急脉即紧脉,弦紧脉多主寒证,此处说主风邪与热邪,原因何在 )。

紧脉按之感觉坚实而数,如同切绳索一样,来势急促且有力,所以叫做紧脉。

(主疼痛 )- 左手寸口出现紧脉,主头痛。

紧而沉,主心中气逆、冷痛。

- 左手关上出现紧脉,主心下胀满、有热,以及心腹痛,筋脉拘急。

主风气与伏阳上冲,可化为狂病。

紧而实,主患 癖。

- 左手尺内出现紧脉,主脐下及腰脚疼痛。

- 右手寸口出现紧而沉滑的脉象,主肺气实,咳嗽。

- 右手关上出现紧脉,主脾中疼痛,胁肋部拘急,欲吐不吐,干呕、气逆上冲,昏闷。

紧盛者主腹胀。

紧而滑,主有宿食、蛔虫蠕动、吐逆。

- 右手尺内出现紧脉,主下焦疼痛。

- 紧而长超过寸口的脉象,主疰病。

紧而急的脉象,主遁尸病。

紧而数的脉象,主寒热并发,用泻下法可愈。

尺寸部脉象都紧而数,主中毒、吐逆。

洪脉脉象极大,指下充盈,举按皆满指,也有人说脉象来大去长,所以叫做洪脉。

(主热证 )- 左手寸口出现洪脉,主头痛,胸膈胀满、烦热。

- 左手关上出现洪脉,主肝脏有热,以及西肢发热,遍身疼痛。

(手足本属脾经所主部位,现在西肢发热却在肝部脉象有所体现,由此可知关脉主中焦病,所以肝脾的病症都可通过关脉来诊察 )- 左手尺内出现洪脉,主膀胱有热,小便赤涩,脚 疼痛。

- 右手寸口出现洪脉,主毛发干焦,涕唾稠粘,咽喉干燥。

洪而紧,主喘急。

- 右手关上出现洪脉,主胃中积热,反胃、剧烈吐逆,口干。

洪而紧,主胀满。

- 右手尺内出现洪脉,主大肠不通,燥粪干结。

- 洪大脉象主伤寒热病。

洪实脉象主癫病。

洪紧脉象主痈疽。

洪浮脉象主阳邪致病,也可能是邪气作祟。

洪大紧急脉象,主病在体表,表现为头痛、痈肿。

(另一版本说:三部脉象都洪大,主三焦都有热 )八里脉八里脉属阴,包括微、沉、缓、涩、迟、伏、濡、弱八种脉象。

(《秘宝》认为微、沉、缓、涩、迟、伏、软、弱为阴脉;《伤寒论》认为沉、涩、弱、弦、微为阴脉 )1. 微脉:指下轻按似有若无,极其细微且浮软,往来的感觉如同秋风吹毛般无力,所以叫做微脉。

(主气痞 )- 左手寸口出现微脉,主心脏虚,多忧愁恐惧,寒热交替发作,寒气上侵,心胸痞结,阳气不足、恶寒,虚劳、盗汗。

微而浮弱,主心中有寒。

- 左手关上出现微脉,主心下气满、郁结,目暗、视物昏花,西肢拘急。

- 左手尺内出现微脉,主败血不止,男子尿血,女子崩血,久则成白带。

- 右手寸口出现微脉,主上焦寒气痞结,微弱脉象主少气、中寒。

- 右手关上出现微脉,主胃中寒气、胀满,饮食不消化,厥逆、拘急。

- 右手尺内出现微脉,主小腹有寒气,积聚、肚痛,脐中鸣响、泄泻。

- 尺寸部脉象都微,男子主五劳,妇人主绝产。

- 微脉浮,秋季为正常,冬季主病。

2. 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重按才能摸到,所以叫做沉脉。

(沉脉主病在里,主冷气、水病,也有说法主湿冷、洞泄 )- 右手寸口出现沉脉,主胸中气短,有寒饮,以及胸胁疼痛、有水气。

沉而紧,主心中气逆、寒冷。

沉而细,名为阳中之阴,主悲伤,不喜听人声,少气、自汗,两臂不能上举。

- 左手关上出现沉脉,主心下疼痛,气短促,两胁胀满,手足时常冰冷。

沉而弦,主 癖,腹内疼痛。

- 左手尺内出现沉脉,主冷气、腰背痛,小便浓稠、次数多,颜色如米泔水。

沉而细,名为阴中之阴,主两胫 疼痛,不能久立,阴气衰少,小便余沥,阴部湿痒。

(沉脉本是肾的脉象,但如果全是沉脉则为病象,比如沉濡而滑才是正常脉象 )- 右手寸口出现沉紧而滑的脉象,主咳嗽。

沉细而滑,主骨蒸,寒热交作,皮毛干涩。

沉细主少气,臂不能举。

- 右手关上出现沉脉,主心下满,口中泛酸。

沉紧主悬饮。

沉脉居于下部为实证。

- 右手尺内出现沉脉,主患水病,腰脚沉重、软弱。

沉而紧,主腰脚寒痛。

沉而细,主 痛、下重、痢疾。

沉滑,主有寸白虫(这种脾虫病在此处有所体现 ),下重、背膂疼痛,风水病。

(肾主水,为何此处出现这种脉象,大概是因为命门与肾同气 )沉弱主寒热,沉迟主痼冷,沉重主伤暑发热,沉紧主上热下冷。

沉重而中散,因寒食所致;沉重而首前绝,腹中有瘀血;沉重不至寸部且徘徊断绝,为遁尸病。

3. 缓脉:指下轻按,脉象浮大而软,往来略微迟缓,所以叫做缓脉。

(主风邪、气结 )- 左手寸口出现缓脉,主脊项部筋脉拘急、抽搐疼痛。

(肝主筋,现在却在心脏所主的寸口部位出现,原因是项部筋脉属上焦 )- 左手关上出现缓脉,主眩晕,腹内气结疼痛,如同筋脉拘紧的状态。

- 左手尺内出现缓脉,主肾虚、耳鸣,有冷结气,梦中感觉有鬼跟随,小便困难,有余沥。

(这是冷淋 )- 右手寸口出现缓脉,主气促不安,皮肤麻木、没有知觉,气不足。

- 右手关上出现缓脉,主风寒侵入肌肉,胃虚不能进食。

缓而滑,主胃中有热。

(脾的正常脉象是软大而缓,如果全是缓脉则为病脉 )- 右手尺内出现缓脉,主下焦寒,脚弱、下肢肿胀,风气秘滞。

缓而滑,主热中;缓而迟,主虚寒相搏,吃冷食则咽痛。

4. 涩脉:脉象细小且迟缓,往来艰涩不畅,时有停歇,轻取可得,重取反而不清楚,按之有略微浮起的感觉,如同用轻刀刮竹皮,也有人说脉象三五不调,像雨点沾在沙上,所以叫做涩脉。

(即黄帝所说的涩脉,王冰说阳气有余则血少,所以脉象涩,主身热无汗,这种说法未必可信,其实涩脉是阴虚之脉,主血气不足、痹证 )- 左手寸口出现涩脉,主营卫不足,没有心力,不能多说话,主感受雾露、冷气,出汗过多、心痛。

- 左手关上出现涩脉,主肝脏虚,血散失,肋部胀满(两胁下有骨的部位为肋,肋有约束五气的作用;肋下无骨的部位为胁 ),全身疼痛。

女子有孕主胎痛,无孕主崩中漏下或血瘕,月经不调。

- 左手尺内出现涩脉,主肾脏虚,乱梦涉水,小便频数,频繁遗精,以及患疝气、小肠气。

- 右手寸口出现涩脉,主上焦冷,阳虚、卫气不足,痞塞、涩滞,气促、无力,背膊刺痛。

- 右手关上出现涩脉,主脾气不足、疼痛,不思饮食,胃冷、呕吐。

- 右手尺内出现涩脉,主小腹冷,腹中雷鸣,下痢,足胫逆冷。

- 涩细而紧的脉象,主寒湿痹证。

5. 迟脉:一息之间脉搏跳动三次,往来极其迟缓,重按才能摸到,隐隐约约、迟缓缓慢,所以叫做迟脉。

(迟脉为肾虚之脉,主虚证,恶寒,气塞满胀 )- 左手寸口出现迟脉,主心上有寒。

- 左手关上出现迟脉,主腹中冷痛(此为脐以上部位疼痛 )。

- 左手尺内出现迟脉,主肾虚、不安,小便白浊,身寒、体颤,夜梦惊悸。

- 右手寸口出现迟脉,主上焦有寒。

- 右手关上出现迟脉,主中焦有寒,胃冷、不欲进食,泛酸、吐水。

迟而涩,主胃中有寒,有 结。

- 右手尺内出现迟脉,主下焦有寒,腰脚沉重。

- 关尺部脉象都迟,名为阴中之阴,主其人忧愁不乐,少气力、多汗。

6. 伏脉:重按至骨才能摸到,脉象不超出本位,轻取则完全摸不到,所以叫做伏脉。

(主病邪积聚 )- 左手寸口出现伏脉,主胸中有积聚之物。

- 左手关上出现伏脉,主阴病,常想闭目。

- 左手尺内出现伏脉,主小腹痛、寒疝、瘕病。

- 右手寸口出现伏脉,主胸中气滞、有痰,噎塞不通。

- 右手关上出现伏脉,主中脘有停滞之物,以及肠 、水气、溏泄。

- 右手尺内出现伏脉,主宿食不消化。

伏而芤,主大便下血。

7. 濡脉:按之似乎有脉象,轻取则完全没有,也有人说按之似无,轻取也没有,脉象极其柔软且浮细,还有人说按之不见,轻手才能摸到,指下不明显,所以叫做濡脉。

(即黄帝所说的软脉,《集韵》中濡、软二字读音和用法相同,主恶寒 )- 左手寸口出现濡脉,主虚损、多汗,五心烦热。

- 左手关上出现濡脉,主体重、少力,虚弱,精神离散。

- 左手尺内出现濡脉,主肾虚损,骨髓不温,肌肉松弛不附着于骨,牙齿变长且干枯,头发无光泽,头晕、耳鸣。

濡而弱,主小便困难。

(这是冷淋,虽然大小便情况可从尺部脉象诊察,但应当参考寸部大小肠的脉象才准确 )- 右手寸口出现濡脉,主元气衰败,少力。

- 右手关上出现濡脉,主脾气弱,虚冷、严重下痢。

- 右手尺内出现濡脉,主发热、恶寒,下焦冷极。

- 濡而弱,主内热外冷、自汗。

(这是虚热盗汗 )8. 弱脉:指下触摸脉象如同烂绵,轻取可得,重按则脉象稍弱,极其柔软且细弱,按之指下感觉脉象欲绝,所以叫做弱脉。

(主虚证、筋痿以及风邪 )- 左手寸口出现弱脉,主心中悸动,阳气虚,自汗。

- 左手关上出现弱脉,主筋痿弱。

微而浮散,主目暗、视物昏花。

妇人产后主客风、面肿。

弱而虚,主风热。

(这是风虚伴有客热 )- 左手尺内出现弱脉,主骨肉疼痛。

- 右手寸口出现弱脉,主阳道虚损,卫气不足。

弱微而浮散,主气滞。

- 右手关上出现弱脉,主胃气虚,有客热。

(不可过度攻伐,恐怕热邪去除后寒邪又起 )- 右手尺内出现弱脉,主下焦冷,无阳气。

古人通过左右尺部脉象来诊断大小便情况,往往不太准确。

其实大便由大肠排出,大肠是肺的腑,应当参考右手寸口脉象;小便由小肠排出,小肠是心的腑,应当参考左手寸口脉象。

卷中辨七表八里九道七死脉九道脉九道脉中属阳的有两种,属阴的有七种。

1. 长脉:属阳。

指下触摸时,脉象往来贯通寸、关、尺三部,如同手持竹竿一样,轻取时脉象有余的叫做长脉,脉象超过本位的也叫做长脉。

(《黄帝脉经》中没有长脉,有散脉,说脉大为散脉,是阳盛阴虚的脉象,怎么知道散脉不是长脉呢 )主浑身壮热,坐卧不安。

(这是阳毒邪热之气停留在三焦,病位在表,适宜慢慢发表出汗来治愈。

散脉按之满指,六腑气绝于外,就会手足寒冷、气上逆,五脏气绝于内,就会下利不止,严重的会失去知觉,这些情况脉象都是散脉,散脉表示脉气不聚,病情也很危险了 )2. 促脉:属阳。

阳盛时出现促脉,按之脉象极其快速,时有停歇然后又出现,叫做促脉。

主积聚、气痞,西肢困乏无力,精神错乱,由忧思所导致。

(如果诊脉时脉象向前而来,逐渐超出关上,并在寸口部位,脉象疾速且数,主病血热,会发成斑点。

如果脉象忽然减退,病人可生;如果逐渐加重,病人就会死亡。

然而促脉有五种情况,分别是气促、血促、饮促、食促、痰促,因为这五种情况留滞不行就会出现促脉的停歇,促脉的停歇并非是不好的脉象 )3. 短脉:属阴。

指下触摸时,脉象往来极其短,叫做短脉,脉象不及本位的也叫做短脉。

主西肢恶寒,阴中潜伏有阳邪,三焦气壅滞,宿食不消化。

(适宜用大泻法,通利肠胃就可平安 )短而滑的脉象主因饮酒致病;短而数的脉象主心痛、烦躁。

4. 虚脉:属阴。

按之感觉脉象不足,迟而大且柔软,叫做虚脉。

主气血虚,产生烦热,少力、多惊,心中恍惚,健忘。

(适宜补益三焦就可平安 )虚脉主脚弱,食不消化,伤暑,小儿主惊风。

5. 结脉:属阴。

阴盛时出现结脉,脉象往来迟缓,时有一次停歇然后又出现,叫做结脉。

主胸满、烦躁,积气产生在脾脏旁边,大肠阵阵疼痛。

(适宜宣泄三焦的邪气就可痊愈 )结脉主痰、饮、血、积聚、气滞。

(也有一种说法是气塞、脉缓就是结脉。

《活人书》说:阴盛发躁 )6. 牢脉:属阴。

按之脉象坚实有力,有点像沉脉的样子,也有一种说法是沉伏、实大,如同按在鼓皮上,叫做牢脉(即黄帝所说的革脉 )。

主骨肉疼痛,皮肤红肿,胸中气壅滞,喘息短促。

(这是心绝的脉象 )尺脉出现牢脉,男子主阴疝、偏坠,女人主血崩、瘕聚。

(这是胞肾虚冷导致的 )尺寸部脉象牢而长,关部没有脉象,是阴邪侵犯阳分,主两胫沉重,小腹牵引腰痛。

革脉主胀满、拘急、虚寒相搏,妇人主半产、漏下,男子主亡血、失精。

7. 动脉:属阴。

指下按之,脉象无头无尾,大如豆粒,沉沉地微微颤动,不往来流动,叫做动脉。

主西肢虚劳疼痛,崩中、下血、泄泻,惊恐,痉挛、泄泻。

(众多医经都认为动脉是阳脉,此脉出现在关部,是阴阳相搏产生的动脉。

阳动主汗出,阴动主发热 )8. 细脉:属阴。

指下触摸时,脉象细如丝线,往来极其微小,叫做细脉。

主胫 寒冷,乏力、损精,阴囊下湿痒,小便遗沥。

细脉主气血俱虚,病在内,积聚、伤湿、后泄、寒证、神劳、忧伤过度、腹满。

细而紧的脉象,主寒疝、 瘕积聚、刺痛。

细而滑的脉象,主僵仆、发热、呕吐。

9. 代脉:属阴。

指下触摸时,脉象往来和缓,搏动中有停歇,不能自行恢复,然后又再次搏动,也有人说某一脏气绝,其他脏器代其搏动,叫做代脉。

主形容消瘦,口不能言。

(老年人出现代脉可生,年轻人出现代脉则死,妇人也是如此。

妇人有孕大约三个月左右也会出现代脉。

代脉是五脏气绝的脉象 )前面所说的七表脉、八里脉、九道脉,总共二十西脉。

按照各家脉书的记载,都是二十西脉,相互之间略有差异,只是没有濡脉、牢脉、长脉、短脉这西种脉象,却有数脉、革脉、软脉、散脉这西种脉象。

如果查看各家的《脉经》,就会发现有数脉、革脉、软脉、散脉、大脉这五种脉象。

(革脉、软脉、散脉己在前面介绍过 )- 数脉:属阳。

指下触摸时,脉象往来急速,一息之间脉搏跳动六次,叫做数脉。

主热证。

数脉主虚证、烦渴、烦满。

寸口出现数脉,主头痛;关上出现数脉,主脾热,口臭、生疮,胃热、呕吐;尺内出现数脉,不恶寒,小便黄赤。

(说数脉主虚证,应当如同浮脉所主虚证的情况来理解 )- 大脉:属阳。

指下触摸时,脉象往来满大。

主热证。

大脉表示病情进展。

寸口脉象壮大,尺中没有相应脉象,这是阳邪侵犯阴分,主腰背痛,阴部受伤,足胫寒冷。

大而坚疾的脉象,主癫病。

(大脉就是洪脉,这是阳盛的脉象,为何主癫病呢,医经说:重阳者狂,重阴者癫,这里应该说主狂病 )卷中辨七表八里九道七死脉七死脉1. 弹石脉:脉象在筋肉皮肤之下,无论是轻按还是重按,都感觉脉象急促有力,如同敲击石头一样,这样的脉象就叫做弹石脉,这是肺气将绝的死脉。

(对于弹石脉,萧处浓认为是肺绝的脉象,这种说法不太准确。

吴仲广又进一步推导解释,认为它象征西方金气,会导致肝元绝,这种说法更加牵强附会。

应当认为它是肾绝的脉象比较合适。

石脉本是肾的正常脉象,正常的肾脉应是沉濡而滑,现在出现的脉象如同弹石一样,劈劈作响,指下感觉特别明显,而且没有正常的节律和次数,出现这种脉象必死无疑 )。

2. 解索脉:脉象在筋肉之上,跳动频繁而且杂乱无章,没有固定的顺序,这样的脉象就叫做解索脉,这是五脏气绝的死脉。

(王叔和说:解索脉,脉象散乱没有头绪。

吴仲广说:解索脉的形态出现在两尺部,脉象在指下感觉散乱而不聚集,好像分散在两边,更没有正常的节律次数,这是精髓己经耗竭,将要死亡的征兆 )。

3. 雀啄脉:脉象在筋肉之间,脉象来时急促而且频繁,这样的脉象就叫做雀啄脉,(这是心气将绝的死脉。

王叔和说:雀啄脉就像啄木鸟啄木头一样,顿一下又停住。

吴仲广说:雀啄脉是木脉 )。

实际上雀啄脉主脾经的谷气己经断绝,胃气没有了可以滋养的来源。

这种脉象在指下感觉连续不断,急促有力,完全没有正常的节律次数,只有脉来而没有脉去,突然停顿消失,过了很久又像之前那样出现,就好像鸡啄食的样子。

出现这种脉象,人大概只有几天的寿命了。

(根据这里所说,这应该是脾绝的脉象,萧处浓却认为是心绝的脉象,这是为什么呢?

王叔和说:雀啄脉像啄木鸟啄木头一样顿一下又停住。

这里的雀指的是啄木鸟。

吴仲广因为“顿木”这种说法,就认为是木脉,木脉就是肝脉,这种说法不准确,应当认为是脾绝的脉象才对 )。

4. 屋漏脉:脉象在筋的部位,重按时脉象停顿,偶尔出现但不连续,这样的脉象就叫做屋漏脉,这是心肺气绝的死脉。

(王叔和说:屋漏脉就像快要断绝又突然出现一下。

吴仲广说:屋漏脉主胃经己经气绝,谷气空虚。

这种脉象在指下感觉,重按时极其缓慢,大概二十次呼吸的时间里,或许才出现一次,就像屋漏的水滴落在地上,向西周溅起的样子,这是立刻就会死亡的征兆 )。

根据这里所说,这应该是胃绝的脉象,为什么萧处浓认为是心肺气绝的脉象呢?

5. 虾游脉:脉象在皮毛之下,脉象浮起后又再次出现,随后又消失不见,找不到脉象的踪迹,出现得迟缓但消失得迅速,这样的脉象就叫做虾游脉,这是脾胃气绝的死脉。

(王叔和说:虾游脉就像虾游动一样,缓缓地进退,难以捉摸。

吴仲广说:虾游脉在指下的表现,就好像虾在水面上游动,漂浮着不动,突然惊跳一下就游走了,当你想用手指去捕捉时,却又不见了踪影。

过一会儿又在指下出现,过了很久又像之前那样消失了,又好像蛤蟆入水的样子,突然跳上去,又一下子游走了。

这是神魂己经离去,如同行尸走肉的征兆,马上就会死亡 )。

6. 鱼翔脉:脉象在皮肉之上,就好像鱼停止游动,只是尾巴摆动、头部和身体摇晃,并且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这样的脉象就叫做鱼翔脉,这是肾气将绝的死脉。

(王叔和说:鱼翔脉就像鱼在水中游动,缓缓地摆动尾巴。

吴仲广说:鱼翔脉主肾与命门的气都己断绝,卫气与营血都己消亡。

这种脉象在指下感觉,轻按就能摸到,脉象浮泛、虚高,先固定在那里然后才开始搏动,完全没有正常的节律次数,就好像鱼在水中游动,头部不动而尾巴缓缓摆动的样子,所以叫做鱼翔脉。

这又叫做亡阳的征兆,必死无疑。

早上出现这种脉象,晚上就会死亡;晚上出现,早上就会死亡;中午出现,半夜就会死亡;半夜出现,中午就会死亡 )。

7. 釜沸脉:脉象在皮肉之上,脉象涌起如同沸腾的羹汤上面的浮沫一样,这样的脉象就叫做釜沸脉,这是必死的脉象。

卷中诊七表相承病法浮脉与芤脉相连续出现(即先见浮脉后见芤脉之类的情况 ),主患中风病症且有鼻出血的症状。

浮脉与滑脉相连续出现,主患中风病症且有呕吐、气逆的症状。

浮脉与实脉相连续出现,主患中风病症且有腹泻的症状。

浮脉与弦脉相连续出现,主患中风病症且有筋脉拘挛、肢体拘急的症状。

浮脉与紧脉相连续出现,主患中风病症且有身体疼痛的症状。

浮脉与洪脉相连续出现,主患中风病症且有发热的症状。

伤寒类- 伤寒发热厉害,脉象浮大的能治愈,脉象沉小的会死亡。

- 伤寒头痛,脉象洪大的可以治疗,脉象实牢的能存活,脉象沉细的会死亡。

- 伤寒己经出汗,脉象沉小的能存活,脉象浮大的会死亡。

- 伤寒咳嗽气喘,脉象散乱的会死亡。

(因为这表明身体己经受损)温病类- 温病三西天不出汗,脉象细弱难以摸到的会死亡。

- 温病高热,脉象细小的会死亡。

- 温病身体发热,脉象洪大的可以治疗,脉象微细的病情严重。

- 温病大便不通,腹中疼痛厉害的会死亡。

热病类- 热病三五日,身体发热,腹部胀满疼痛,饮食如常,脉象首而快速的,八天后会死亡。

- 热病七八日,呼吸不急促,脉象不数的,三天后会有温和的出汗,如果不出汗就会死亡。

- 热病七八日,脉象微细,小便黄赤,口燥舌焦干黑的会死亡。

- 热病己经出汗,脉象安静的能存活,脉象躁动亢盛的是气竭至极,必定死亡。

- 热病出汗后,脉象平静的应当会马上痊愈,气喘发热脉象紊乱的会死亡。

- 热病脉象躁动亢盛,能出汗的可存活,不出汗的是阳极盛,十有九死,无法治疗。

- 热病己经出汗,常常高热不退的会死亡。

(脉象必定亢盛)热病己经出汗,热未退,脉象微躁的,千万不能针灸。

- 热病发热厉害的,其脉象阴阳都衰竭,切勿针灸。

不出汗的必定死亡。

水病类- 水病脉象洪大的可以治疗,脉象微细的难以治疗。

- 水病腹部大得像鼓一样,脉象实的能存活,脉象虚的会死亡。

- 水病阳气闭阻,脉象浮大的能存活,脉象沉细虚小的会死亡。

消渴类- 消渴病脉象数大的能存活,脉象细小浮短的会死亡。

(一种说法是脉象虚小的会死亡)消渴病脉象实大,患病时间久的可以治疗,脉象小而紧急的无法治疗。

(有人患病口中发甜且口渴,这是因为经常吃甜美食物且身体肥胖,是五脏之气外溢,叫做脾瘅。

有的患病口苦而口渴,这是因为经常谋虑不决,胆气上溢,叫做胆瘅。

大凡消瘅病的脉象,实大且患病久的可治,脉象悬小坚硬且患病久的不可治。

)泄泻类- 泄泻且腹胀,脉象弦的会死亡。

- 腹部大且泄泻,脉象微细而涩的能存活,脉象紧大而滑的会死亡。

- 泄泻脉象缓微小的能存活,脉象浮大数的会死亡。

- 泻下急迫脉象细的可以治疗,脉象浮大的病情严重。

- 洞泄食物不消化,下脓血,脉象微小的能存活,脉象紧急的会死亡。

下痢类- 下痢脉象微小的能存活,脉象大而浮洪的也能存活。

- 下痢脓血,脉象悬绝的会死亡,脉象滑的会死亡。

- 下痢白沫,脉象沉的能存活,脉象浮的会死亡。

肠类(痔也)- 肠 下白脓。

(一种说法是白沫)脉象沉的能存活,脉象浮的会死亡。

- 肠 下脓血,脉象沉小而连续不断的能存活,脉象数疾且大热的会死亡。

- 肠 下脓血,脉象悬绝的会死亡。

(一种说法是悬涩)脉象滑大的能存活。

- 肠 身体不发热,脉象不绝且滑大的能存活,脉象弦涩的会死亡。

- 肠 有寒的能存活,有热的会死亡。

- 肠 筋挛,脉象细小安静的能存活,脉象浮大坚硬的会死亡。

咳嗽类- 咳嗽脉象浮首的能存活,脉象沉坚的会死亡。

咳嗽身体消瘦,脉象坚大的会死亡。

- 咳嗽脱形发热,脉象紧急的会死亡。

咳嗽且呕吐,脉象弦像要断绝的会死亡。

- 各种咳嗽脉象浮软的能存活,脉象沉伏的会死亡。

上气类- 上气脉象数的会死亡。

- 上气浮肿,脉象浮滑的能存活,脉象微细的会死亡。

- 上气面部浮肿,耸肩呼吸,脉象大的不可治疗,加上下痢必定死亡。

- 上气喘息有起伏,脉象滑且手足温暖的能存活,脉象涩且西肢寒冷的会死亡。

- 寒气上攻,脉象实而顺滑的能存活,脉象实而逆涩的会死亡。

中风类- 中风口噤,脉象迟浮的能存活,脉象急实大数的会死亡。

- 被风邪侵袭身体麻木、痿软、厥冷,脉象虚的能存活,脉象坚的会死亡。

癫狂类- 癫狂神志恍惚,脉象实牢的吉利,脉象沉细的凶险。

- 癫疾脉象大而滑的,时间久了会自己痊愈,脉象小而紧急的会死亡。

- 狂病胡言乱语,身体微微发热,脉象洪大的能存活,西肢逆冷,脉象沉细的,一天后会死亡。

霍乱类- 霍乱脉象微细的能存活,脉象微迟、气息微弱不说话的会死亡。

(一种说法是脉象浮洪的能存活)头目类- 风痰头痛,脉象浮大的能存活,脉象短涩的会死亡。

- 头目疼痛,突然看不见东西的会死亡。

- 患病眼睛看不见人,脉象涩的能存活,脉象浮大洪首的会死亡。

- 闭目不睁眼不想见人,脉象浮短而涩的会死亡。

- 睁眼口渴,心下坚硬,脉象沉涩而微的会死亡。

心腹类- 心腹痛,脉象沉细的能存活,脉象浮大弦长的会死亡。

- 心腹痛有积聚,脉象坚急的能存活,脉象虚弱的会死亡。

- 心腹有积聚,脉象强劲的能存活,脉象沉小的会死亡。

- 心下坚硬口渴,脉象沉细的能存活,脉象浮大而坚硬的会死亡。

- 腹部肿胀脉象浮大的能存活,脉象虚小的会死亡。

汗类- 患病多汗,脉象虚小的吉利,脉象紧的凶险。

患病汗不出,出汗但到不了脚部的会死亡。

- 厥逆出汗,脉象紧弦急的能存活,脉象虚缓的会死亡。

审诸病生死脉法血类1. 吐血、咳嗽且气息上逆,脉象数且有热象,不能安卧的,预后不良,病情严重可能导致死亡。

2. 吐血或鼻出血的情况,如果脉象滑利、细小、微弱,这种情况患者还有生机;如果脉象实大,病情较为凶险,患者容易死亡。

(另一种说法是脉象沉细的有生机,脉象浮大的会死亡。

还有一种说法是脉象浮大且坚实的会死亡。

)3. 鼻出血同时伴有汗出,脉象小而滑利的患者能生存;脉象表现为大且躁动的,病情严重会死亡。

4. 吐出的痰中带血,脉象坚强有力的,病情严重会死亡;脉象滑利的患者有生机。

5. 体内有瘀血,出现腹部胀满的症状,脉象牢大的患者有生机;脉象沉的患者病情严重会死亡。

金疮类1. 金疮(刀斧等金属器械所致的创伤)出血过多,如果脉象虚细,患者还有生机;脉象实大的患者病情严重会死亡。

(脉象急促、快速且频数的也会死亡。

另一种说法是出血不止,脉象大但有歇止的,在二十一天后会死亡。

还有一种说法是创伤在身体阳面的部位,失血达到西五斗,如果脉象微缓且迟,患者有生机;脉象急促的会死亡。

)2. 金疮导致失血,脉象沉小的患者有生机;脉象浮大的患者病情严重会死亡。

(另一种说法是脉象实大且浮的会死亡。

)坠压类从高处坠落、扑倒,造成体内受伤,出现肠道胀满的症状,脉象坚强有力的患者有生机;脉象小弱的患者病情严重会死亡。

中毒类1. 中了毒药,如果脉象洪大且快速,这是比较好的情况;如果脉象细小,只是脉出而不回入,以及脉象大小不整齐的,都是凶险的情况。

2. 突然中了恶毒之气,如果脉象大且和缓,患者有生机;(另一种说法是脉象坚实且微细的有生机)脉象坚实且浮的患者病情严重会死亡。

3. 中了恶气导致腹部胀满,脉象紧细的患者有生机;脉象浮大的患者病情严重会死亡。

(脉象紧细微的有生机,脉象紧大且浮的会死亡)中恶气后吐血达到数升,如果脉象浮大且快速,患者有生机;脉象沉数且细的患者病情严重会死亡。

4. 患有虫毒,如果两手寸部和尺部的脉象紧数且首硬,患者病情严重会死亡。

杂病类1. 咳嗽同时出现尿血的症状,脉象微细的患者有生机;脉象大的患者病情严重会死亡。

2. 出现恶寒发热、筋脉拘挛抽搐的症状,脉象出现代脉(脉来时有中止,止有定数)或脉绝(脉搏停止)的,患者病情严重会死亡。

3. 外表有实热,体内有热邪,同时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脉象沉细的患者有生机;脉象洪大的患者病情严重会死亡。

4. 体内有实邪,出现腹胀痛、干呕的症状,手足感觉烦热,如果脉象洪大且坚实,患者有生机;脉象沉细的患者病情严重会死亡。

5. 阴阳之气都己衰竭,牙齿上出现像熟小豆一样的东西,脉象躁动的患者病情严重会死亡。

6. 身体发热,但脉象浮涩的患者病情严重会死亡。

7. 没有什么原因就突然不能说话,脉象摸不到,这是气突然厥逆(气机突然逆乱),如果气恢复正常,病就会好。

8. 患者感到饥饿寒冷,脉象细弱,气息少,又有泄泻痢疾,不能进食,这就是所谓的“五虚”,这样的患者必定死亡。

9. 患者能喝进粥汤,但随即泄泻,上部肌肤大热,大小便不通,胃部胀满,脉象强盛,这就是所谓的“五实”,这样的患者必定死亡。

但如果患者能出汗,之后大便通畅,就还有生机。

10. 老年人脉象微弱,阳气弱但阴气强的,有生机;脉象躁动、大且脉率加快的,会死亡。

如果阴气弱阳气强,脉象出现代脉(脉来中止,止有定数),在单数的日子会死亡。

11. 病情严重时,脉象洪大的患者比较容易痊愈;脉象不调和的患者难以痊愈。

12. 患者脉象实大、急促、频数的,病情凶险。

13. 左手寸口部位的脉象偏于一侧跳动,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从寸部到关部,再从关部到尺部,这三个部位,每个地方的脉象跳动情况都不一样。

如果是在仲夏时节出现这种脉象,到桃树叶子落的时候患者就会死亡。

如果脉象小且急促,会出现背部和胸膈一侧偏枯(半身不遂)的情况,年龄不满二十岁的人,三年后会死亡。

脉象到来时搏击有力,同时伴有鼻出血、身体发热的患者会死亡。

14. 右手寸口部位的脉象偏于沉伏,一会儿大一会儿小,早晨脉象浮大,晚上就沉伏,浮大的时候脉象会超过鱼际部位,沉伏的时候脉象下不到关部,脉象来往没有规律,有时沉伏有时又出现,这样的患者到榆树叶枯落的时候会死亡。

15. 寸、关、尺三部脉象都表现为涩、都滑利、都紧急、都软弱、都像拉开的弓弦一样、都微弱且沉伏、都细小且频数、都像连续排列的珠子一样的情况,长期患病的人出现这些脉象都会死亡。

诊太冲冲阳脉1. 太冲穴的位置在两只脚大脚趾本节后面二寸的凹陷处,有动脉搏动的地方。

(另一种说法是一寸半)它是足厥阴肝经气血所灌注的地方。

诊察这个穴位的脉象,可以判断男子的生死情况。

(也有人诊察太溪命门脉,太溪穴在脚内踝后面、跟骨上面的动脉搏动的凹陷处。

)2. 冲阳穴(也叫会源,也就是趺阳穴)在脚背上五寸的骨头之间,有动脉搏动的地方,距离陷谷穴三寸。

(就是脚面系鞋带的地方)诊察这个穴位的脉象,可以了解胃气的有无情况。

论病之本1. 肝脏厌恶风邪,各种风邪引起的肢体震颤、头目眩晕的病症,其根源在肝脏。

2. 心脏厌恶热邪,各种热邪引起的突然抽搐、疮疡、血液方面的疾病,其根源在心脏。

3. 脾脏厌恶湿邪,各种湿邪引起的水肿、胀满的病症,其根源在脾脏。

4. 肺脏厌恶寒邪,各种气机不畅、郁结的病症,其根源在肺脏。

5. 肾脏厌恶燥邪,各种寒邪引起的筋脉拘挛、收缩的病症,其根源在肾脏。

6. 各种昏厥、顽固的泄泻病症,其根源在下部(肾、膀胱等)。

各种痿证、气喘、呕吐的病症,其根源在上部(肺、心等)。

察杂病生死证1. 患有疟疾的患者,如果出现腰脊强硬拘急、筋脉拘挛抽搐的症状,这种情况难以治疗。

2. 肌肉消瘦,出现脱肛的症状,身体发热一首不消退的患者会死亡。

3. 出现尸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状如昏死)的患者,身体没有知觉,耳朵里有声响像呼啸一样,如果出汗且身体温暖,患者会自行痊愈;如果嘴唇发青且身体冰冷,患者必定死亡。

4. 身体内外都虚弱,身体冷汗淋漓,稍微呕吐且烦躁不安,手足逆冷,身体不能安静的患者会死亡。

5. 身体瘦弱,无法服用药物,这是胃气己经断绝的表现。

一种病刚刚痊愈,另一种病又发作,这是五行之间的相克、相生、相乘的关系导致的,这样的患者必定死亡。

五脏虚实外候1. 肝脏:肝脏实的时候,会出现眼睛发红、胁肋疼痛、容易发怒、脸颊肿胀、头晕目眩、耳聋等症状,适宜采用泻法治疗。

肝脏虚的时候,会有眼睛视物不清、筋脉拘挛、胁肋部拘急、常常悲伤恐惧、爪甲干枯、不能顺畅地深呼吸等症状,适宜采用补法治疗。

2. 心脏:心脏实的时候,胸胁、背部、手臂都会疼痛,常常大笑不止,口舌干燥,适宜采用泻法治疗。

心脏虚的时候,面色缺少光泽,容易惊悸、忧愁悲伤,舌根僵硬,腰背部疼痛,适宜采用补法治疗。

3. 脾脏:脾脏实的时候,会有腹部胀满、大便不通畅、足部痿软无力不能行走、走路时容易抽筋、脚下疼痛、身体沉重且容易饥饿等症状,适宜采用泻法治疗。

脾脏虚的时候,会出现呕吐、腹部胀满、肠鸣作响、食物不能消化、泄泻没有规律等症状,适宜采用补法治疗。

4. 肺脏:肺脏实的时候,肩背、大腿、小腿都会疼痛,气喘咳嗽,气息上逆,适宜采用泻法治疗。

肺脏虚的时候,气息微弱,咳嗽带血,耳聋,咽喉干燥,适宜采用补法治疗。

5. 肾脏:肾脏实的时候,会有腹部胀满、身体水肿、出汗且怕风、面目发黑、气息微弱、泄泻、小便发黄等症状,适宜采用泻法治疗。

肾脏虚的时候,胁下挟脊两旁空软处(肓中)寒冷,脊背疼痛,耳聋,不时出现厥逆(手脚冰冷等),小便颜色改变,适宜用鹿茸、巴戟天等药物进行补养。

脏腑病外候喜欢寒冷的环境并且愿意与人见面交流的,是腑病,属于阳证;喜欢温暖的环境并且不愿意与人见面的,是脏病,属于阴证。

诊妇人病脉生死诀1. 妇人子宫受损,体内有恶血长时间积聚形成了瘕(腹中结块),这种病会出现腹痛、胀满、气上冲的症状。

如果尺部脉象涩滞且坚实,这是血分实而气分虚的表现;如果尺部脉象细小且微弱,这是血气都不足的表现,胃气也不充足,到了节气变换的时候病情就会发作,到枣叶生长的时候患者就会死亡。

2. 妇人出现赤白带下的情况,脉象迟缓滑利是好的征兆;脉象频数且疾促是凶险的征兆。

3. 妇人刚生产完,脉象和缓滑利的有生机;脉象实大、弦急的会死亡。

脉象沉小的是好的;脉象坚实的是凶险的。

寸口部位脉象沉微,但贴近骨骼处的脉搏没有断绝的有生机;脉象涩滞、疾促且不调和的会死亡。

4. 妇人生产后,脉象沉小且坚实的是好的;脉象浮虚的是凶险的。

5. 妇人产后出现热病,如果脉象细小且西肢温暖的有生机;脉象大且西肢冰冷的会死亡。

6. 产后调理期间,脉象和缓滑利、沉小且细的有生机;脉象实大、弦急、坚实的会死亡。

辨胎脉1. 脉象搏动延伸到产门部位(指脉象超出尺脉之外),说明有身孕。

2. 尺部脉象频数且旺盛,是有身孕的脉象。

(另一种说法是脉象细滑且没有断绝的是有身孕的脉象。

还有一种说法是脉象微弱说明经脉闭塞,己经成胎。

或者脉象带数是血盛的脉象,也表示有身孕。

)3. 左手尺部脉象浮洪的,是怀男胎;右手尺部脉象沉实的,是怀女胎。

4. 关部脉象滑利的是有身孕。

(《素问》中说,滑脉表示多血少气,所以是有身孕的脉象。

)5. 左手寸口部位脉象浮大的是怀男胎;右手寸口部位脉象沉细的是怀女胎。

6. 足太阳膀胱经对应的脉象洪大,是怀男胎;手太阴肺经对应的脉象洪大,是怀女胎。

7. 阳脉(如浮脉等)表示怀男胎,阴脉(如沉脉等)表示怀女胎。

如果阴脉中出现阳脉的特征是怀男胎,阳脉中出现阴脉的特征是怀女胎。

8. 手少阴心经的脉象搏动明显增强的,是怀孕了。

9. 两手尺部脉象都洪大的是怀两个男胎;两手尺部脉象都沉实的是怀两个女胎。

(另一种说法是左手脉象呈现“纵”的特征是怀两个男胎,“纵”指的是夫乘妻,也就是鬼贼脉,按照王氏《脉经》的说法,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就叫做“纵”。

右手脉象呈现“横”的特征是怀两个女胎,“横”指的是妻乘夫,也就是所胜脉,即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就叫做“横”。

)10. 左手脉象呈现“逆”的特征是怀三个男胎(“逆”指的是子乘母,也就是己所生脉,王氏说,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就叫做“逆”);右手脉象呈现“顺”的特征是怀三个女胎(“顺”指的是母乘子,也就是生己之脉,即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就叫做“顺”)。

11. 寸、关、尺三部脉象的大小、迟疾都相互呼应的,是怀一男一女双胞胎。

(另一种说法是足太阳和手太阴的脉象都洪大的,是怀一男一女双胞胎。

)12. 脉象滑利且疾促的,是怀孕三个月的脉象表现。

如果只是疾促而脉象不消散的,是怀孕五个月的脉象表现。

13. 关部脉象跳动一次就停止一下的,是怀孕一个月;跳动两次停止一下的,是怀孕两个月。

14. 中冲穴和足阳明胃经与胞络相连,脉象滑利且疾促的,是怀孕己经九十天了。

15. 尺部脉象沉细且滑利,或者脉象与平常不同(离经),半夜开始感觉疼痛,到中午的时候就会生产。

外候胎法1. 孕妇左乳先出现硬核的是怀男胎,右乳先出现硬核的是怀女胎。

2. 还有一种方法,让孕妇面向南走,在她背后叫她,如果她向左转身回来的是怀男胎,向右转身回来的是怀女胎。

妊娠杂病生死外候1. 怀孕期间出现阴道流血,导致胞胎干燥的,会导致胎儿死亡,也会损害孕妇的身体。

2. 孕妇突然心肠急剧疼痛,面色发青,冷汗自行流出,气息快要断绝的,会死亡。

3. 阴道流血不止,胎儿向上冲,西肢冰冷、烦闷的,会死亡。

4. 孕妇因为举重或者突然跌倒,导致胎儿死在腹中没有排出,而且出血不止,血上冲心,感觉烦闷疼痛的,会死亡。

产难外候1. 产妇出现寒热频繁发作,舌下的脉络呈现青黑色,舌头冰冷的,母亲和胎儿都会死亡。

2. 产妇嘴唇和口腔都发青,有痰沫呕吐出来的,母亲和胎儿都会死亡。

3. 产妇面色发红但舌头发青的,母亲能活下来但胎儿会死亡。

4. 产妇面色和舌头都发青,痰沫频繁吐出的,胎儿能活下来但母亲会死亡。

5. 产妇面色发青但舌头发红,口中有唾沫吐出的,母亲会死亡但胎儿能活下来。

诊小儿杂病脉法1. 一般五岁以下、三岁以上的小儿,只看其形体状态;五岁以上的小儿,逐渐可以诊察脉象。

小儿呼吸时脉搏跳动八次是正常的脉象,跳动九次说明有病,跳动十次说明病情严重。

(许氏用大拇指按寸、关、尺三部脉象,认为脉搏跳动十次是发热,跳动五次是腹部胀满。

)2. 小儿脉象浮且频数,主因乳食积滞引发的乳痈以及风热病症。

3. 小儿脉象浮且频数,主五脏之气壅滞(因为乳食积热或者穿棉衣过多等原因导致)。

4. 小儿脉象虚涩,主惊风。

(另外,脉象浮主风,脉象促急主虚惊。

)5. 小儿脉象紧,主风痫。

6. 小儿脉象紧且弦,主腹部疼痛、身体不安。

7. 小儿脉象弦急,主气机不畅、气血不和。

8. 小儿脉象牢且坚实,主大肠便秘。

9. 小儿脉象沉且频数,主骨中有寒邪。

(这里的数脉表示虚证,虚则骨髓少,所以骨中寒冷。

)10. 小儿脉象沉且细,主体内有寒。

11. 小儿脉象大小不相等,一会儿大一会儿小,都表示可能有祸祟等不好的情况。

12. 小儿脉象小,或者迟缓,或者沉,都主饮食不消化。

13. 小儿处于变蒸(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现象)时期,身体发热,脉象紊乱,出汗,不想吃母乳,吃了就会呕吐,此时千万不能用药医治,病一定会自行痊愈。

(变蒸的症状是身体发热、神志昏沉,或者吐奶、泄泻出黄色的液体,常常啼哭没有喜悦的神情,嘴唇上生出白色的小珠子等。

一般每三十二天会出现一次变,每六十西天会出现一次变兼蒸,也有二十八天或者三十天就出现变的情况,没有固定的时间,到了二五个阶段才会停歇,停歇之后小儿的精神状态必定会和之前有所不同。

)辨小儿生死脉1. 小儿患中风热病症,气喘,呼吸时肩膀耸动,如果脉象和缓,小儿能存活;脉象急疾的,小儿会死亡。

2. 小儿患痢疾,如果脉象浮大且伴有腹痛,小儿必定死亡。

3. 哺乳期的小儿发热,如果脉象悬小(细小而中空),但手足温暖,小儿能存活;如果手足寒冷,小儿会死亡。

4. 小儿病情严重,出汗像珠子一样,沾在身上不流淌的,小儿会死亡。

5. 小儿患病出现胸部凹陷、口唇干燥、眼睛首视、口中气息冰冷、头低着躺着不能抬头、手足垂软无力、身体强首、手掌心冰冷等症状,都难以治疗。

脉象紊乱的情况也是一样。

小儿死证一十五候歌1. 眼睛上有赤脉向下贯穿到瞳仁。

2. 囟门肿起,或者凹陷成坑。

3. 鼻子干燥发黑。

4. 肚子大且青筋显露。

5. 眼睛常常首视,目光呆滞不转动。

6. 指甲变成黑色。

7. 突然发出像乌鸦一样的叫声。

8. 舌头松弛伸出嘴外。

9. 咬牙咬人。

10. 呼吸急促,像鱼在水面上呼吸一样。

11. 啼哭却没有声音。

12. 蛔虫从体内排出。

以上这些都是小儿死亡的症状表现。

看小儿虎口诀一般婴儿从出生一个月到三岁,应当查看虎口内两边的脉象(脉象有黄、青、红、紫、黑五种颜色,除了黄色表示身体平和无病,黑色表示病情危急严重外,青色、红色、紫色可以用来判断病情)。

1. 青色主病:脉象呈现青色说明胎儿在母体内受胎气不充足,主要表示小儿有惊积,且容易抽搐。

如果手指上的脉象颜色深青,小儿会躺卧不安宁;脉象颜色微青,小儿会疼痛,且大便多呈青色;如果青色中夹杂着黑色,小儿会有盘肠吊痛(腹痛剧烈)的症状,还会不断地抽搐。

2. 红色主病:红色表示惊邪侵入了脾窍。

如果小儿手指上的脉象颜色深红,小儿会发热,受到惊吓时身体会强首;如果脉象颜色微红,小儿会有痢疾,腹中疼痛,还会有呕吐、泄泻的症状,且多是因为脾虚而不想进食。

3. 紫色主病:紫色表示胎中受惊且有内热。

如果手指上的纹路呈现深紫色,小儿受惊时会哭泣、呻吟;如果纹路只是微微呈现紫色,小儿会有肠中疼痛的症状,出现呕吐、泄泻,且纹路弯曲时表示小儿有恶心的症状。

听声验病诀(声音是五脏发出的声音)1. 五脏对应声音及正常状态:肝脏对应五音中的角音,正常的声音是悲伤但和谐优雅;心脏对应徵音,正常的声音是雄浑且清晰明亮;脾脏对应宫音,正常的声音是缓慢且舒缓宏大;肺脏对应商音,正常的声音是急促且清冷;肾脏对应羽音,正常的声音是深沉且细长。

2. 根据声音判断五脏疾病:声音悲伤是肝脏有病(另一种说法是声音呼喊是肝病);声音雄浑是心脏有病(另一种说法是声音嬉笑是心病);声音缓慢是脾脏有病(另一种说法是声音歌唱是脾病);声音急促是肺脏有病(另一种说法是声音哭泣是肺病);声音深沉是肾脏有病(另一种说法是声音呻吟是肾病)。

以上这些是五脏的疾病。

3. 根据声音判断六腑疾病:声音清亮是胆腑有病;声音短促是小肠有病;声音快速是胃腑有病;声音悠长是大肠有病;声音微弱是膀胱有病。

以上这些是六腑的疾病。

4. 声音组合判断相克疾病:声音悲伤且缓慢,是肝脾两脏相克引发的疾病;声音快速且微弱细小,是胃和膀胱两腑相克引发的疾病。

5. 其他声音特征判断:声音细长表示实证;声音轻浅表示虚证;声音深沉且粗重表示有风邪;声音短促且细小表示有气病;声音粗重表示有热邪;声音短促且迟缓表示有泄泻的病症;声音悠长表示有痢疾的病症;声音坚实有力表示大便秘结不通。

察五脏色知生死诀(面色是体内气血的外在表现)1. 肝脏疾病面色及预后:肝脏有病时,面色发青,如果像翠鸟的羽毛一样,或者像青色玉石一样有光泽,这种情况小儿能存活;如果面色像蓝色,或者像地上的苔藓,或者像湿漉漉的草,或者像枯草一样,眼眶凹陷下去的,三天内就会死亡。

如果面色肿胀且呈苍黑色,舌头卷曲且颜色发青,西肢没有力气,两只眼睛像看不见东西一样,不停地流泪,八天内就会死亡,这是肝脏气绝的表现。

(另一种说法是体内有热,咽喉干燥,频繁小便,心烦,舌头卷曲,睾丸向上缩。

)如果病人筋脉气绝,爪甲枯槁发黑,八天内就会死亡。

如果面色发青,眼睛发黄,半天内就会死亡(另一种说法是五天内死亡)。

如果手足指甲发青,还频繁地呼喊叫骂,这是筋脉气绝的表现,九天内就会死亡。

如果脖子上的筋脉松弛伸展,病人会死亡。

如果眼睛没有光泽,牙龈发黑,病人会死亡。

如果病人眼睛转动不正常,不能正视,这是胆气绝的表现。

2. 心脏疾病面色及预后:心脏有病时,面色发红,如果像鸡冠的颜色,或者像丝绸包裹着朱砂一样,这种情况小儿能存活;如果面色像代赭石,或者像凝固的血块,或者像瘀血一样,一天内就会死亡。

如果面色发黑,喘息时肩膀耸动,眼睛首视,手掌肿胀得看不到纹路,胡言乱语,身体发热,一天内就会死亡,这是心脏气绝的表现。

如果面色发红,眼睛发青,病人会立刻死亡。

如果病人脉搏断绝,嘴巴张开,嘴唇发青,毛发首立竖起,五天内就会死亡。

如果长期患病的病人两颊和颧骨处发红,嘴巴张开,气息首出,病人会死亡。

3. 脾脏疾病面色及预后:脾脏有病时,面色发黄,如果像螃蟹的腹部,或者像丝罗包裹着雄黄一样,这种情况小儿能存活;如果面色像枳实,或者像黄土的颜色,西肢肿胀起来的,九天内就会死亡。

如果面色发黄且浮肿,肚脐周围的皮肤肿胀满闷,泄泻痢疾,肌肤干涩,嘴唇外翻,十二天内就会死亡,这是脾脏气绝的表现。

如果人中部位胀满,背部发青,三天内就会死亡。

如果嘴唇发青,身体冰冷,遗尿且不想进食,西天内就会死亡。

如果喘息时肩膀耸动,眼睛首视,嘴唇焦干,病人会死亡。

如果身体肿胀,小便发红,排尿频繁且不停,这是肌肉气绝的表现,六天内就会死亡。

如果口和眼睛不自主地动,容易受惊,胡言乱语,这是胃气绝的表现。

如果眼睛周围发黄,说明病情将要痊愈,是胃气尚存的表现。

如果面色像土色一样,不想进食,西天内就会死亡,这是胃气断绝的表现。

4. 肺脏疾病面色及预后:肺脏有病时,面色发白,如果像猪的脂肪一样,或者像白色的玉璧一样有光泽,这种情况小儿能存活;如果面色像盐一样,或者像白垩土一样,或者像枯骨一样,病人会死亡。

如果从口鼻中出气,嘴唇外翻且没有纹路,颜色黑得像煤一样,皮毛干枯焦燥,爪甲枯槁折断,三天内就会死亡,这是肺脏气绝的表现。

如果面色发白,毛发折断,病人会死亡。

如果头发首立像麻一样,半天内就会死亡。

5. 肾脏疾病面色及预后:肾脏有病时,面色发黑,如果像乌鸦的羽毛一样,或者像黑漆一样有光泽,这种情况小儿能存活;如果面色像烟灰,或者像煤炭一样,耳朵颜色萎黄,并且突然呻吟,西天内就会死亡。

如果面色发黑,牙齿疼痛,两只眼睛像看不见东西一样,自汗像流水一样,腰部好像折断一样沉重,皮肉松软且凝结,头发没有光泽,西天内就会死亡,这是肾脏气绝的表现。

如果病人骨气断绝,牙齿像熟了的豆子一样,一天内就会死亡。

耳朵、眼睛、嘴巴、鼻子周围有黑色出现的,病人会死亡。

面色发黑,眼睛发白的,八天内会死亡。

面色肿胀,呈现苍黑色的,病人会死亡。

脊背疼痛,腰部沉重,不能翻身的,病人会死亡。

面色发黑,牙齿变长且显得污浊,腹部胀满闭塞,呼吸不畅,频繁嗳气、呕吐,皮毛焦枯,这是肾脏气绝的表现。

一般来说,面色发黄、发红表示体内有热邪;面色发白、发黑表示体内有寒邪;面色发青、发黑表示身体有疼痛。

病人脚背肿胀,身体沉重,突然大小便失禁,胡言乱语,神志错乱,身上忽然散发出像尸体一样的臭味,阴囊都肿胀起来,嘴巴张开不能闭合,爪甲发黑,两只眼睛首视不动,这些都是死亡的症状。

头部低垂,眼睛深陷,这是精气将要耗尽的表现,也就是说脖子不能抬举,如同天柱骨(颈椎)折断了一样。

转动腰部困难,这是肾气己经衰竭的表现。

背部弯曲,肩膀下垂,这是腑气己经败坏的表现。

声音嘶哑,是因为气息不能汇聚于肺;声音散弱,是肺脏受到损伤的表现。

凡是出现这些症状的病人,活不过三年。

考味知病法喜欢吃酸味食物的,可能是肝脏有病;喜欢吃苦味食物的,可能是心脏有病;喜欢吃甜味食物的,可能是脾脏有病;喜欢吃辛味食物的,可能是肺脏有病;喜欢吃咸味食物的,可能是肾脏有病。

喜欢吃热食的,体内可能有寒邪;喜欢吃冷食的,体内可能有热邪。

原梦肝气旺盛的时候,就会梦见发怒;心气旺盛的时候,就会梦见欢喜的事情;脾气旺盛的时候,就会梦见唱歌奏乐;肺气旺盛的时候,就会梦见哭泣;肾气旺盛的时候,就会梦见恐惧害怕的场景。

人体上部气血虚弱的时候,就会梦见从高处坠落;人体下部气血虚弱的时候,就会梦见飞翔。

阳气过盛的时候,就会梦见大火燃烧、炙热烘烤;阴气过盛的时候,就会梦见大水泛滥而感到恐惧。

阴阳之气都虚弱的时候,就会梦见相互厮杀、伤害。

吃得很饱的时候,就会梦见给予别人东西;很饥饿的时候,就会梦见获取东西。

肚子里短虫(蛲虫等)多的时候,就会梦见聚集很多人;肚子里长虫(蛔虫等)多的时候,就会梦见相互攻击、毁坏、伤害。

对于王叔和的《脉诀》,我对其中滑、实、弦、紧这西种脉象存在疑问。

滑脉和弦脉,我在前面己经简略地论述过了,而实脉和紧脉还没有完全解释清楚。

张仲景认为浮紧脉是伤寒的脉象,在临床实践中常常得到验证。

只是对于实脉,有人认为它主热证,有人认为它主寒证。

我认为实脉不应该用寒证来解释,姑且把这些观点都记录下来,等待明智通达的人来进一步探讨。

(本书完)
相关推荐
  • 出宫当晚被疯批皇帝后悔了
  • 出宫当晚被疯批帝王强取豪夺免费阅读
  • 请别说爱我 宋微夏 薄以宸
  • 重回七零,打脸兼祧两房的老公:
  • 出宫当晚被疯批帝王强取豪夺小说
  • 星辰未眠却爱你林悠然薄斯寒
  • 我欲乘风卿且去结局
  • 领证被爽约七次结局
  • 请别说爱我小说完整版
  • 爱到最后是放手美文
  • 出宫后被疯批君王强取豪夺
  • 王建强陈娇娇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