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男人多薄幸,无论贫穷还是富贵。好马不吃回头草。如果男人回头来找你不是对你有情,
是他转了一圈回头一看发现还是你性价比高。至于要不要吃回头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关中平原一个小山村有这样两户人家。男的叫张二蛋,
和父母是三口之家。有一间祖宅,三间房、厨房和厕所各一间,
周围院墙又高又宽敞西边还盖了羊舍,平时是张父在放羊。张母有点口吃加不太明显的痴呆,
张父有点耳背,年轻时候这点小毛病不碍事,家里有几亩良田,日子不是大富大贵,
就是普通人家,还过得去。女的叫尤丽,家里有姐妹三人和一个弟弟,加上父母是六口之家。
虽然家丁兴旺,但是他们不是本地人。他们家是二十刚从河南那边逃难过来的,就他们一家,
那时候能活着就不错了,那时候正值改革开放初级阶段,城市下乡知青全面回城。
城市户口政策完善,但是偏远山村户口政策不稳。公职人员都是本地读过书的人担任,
电脑更是见都没见过,
户口信息都是由当地妇女主任按照孩子出生证明手写报告给派出所上户口的。过了两年,
小山村派出所有了三个老式台式电脑,工作人员才开始整理本地户口信息上传。
很多学生到年纪要报名上学需要身份证号,到派出所一查,发现年龄大了几岁,
还有年龄大一岁,小一岁的很多。那时候计划生育也严,
很多人怀上孩子不舍得打掉东躲西藏,最后没办法也是东拼西凑借钱交了超生罚款了事。
外地人要想安顿下来,没有田地房屋,只能找人担保租房住。尤丽他们家就是这样,
逃荒过来没有银钱,房屋借钱租的,粮食又是一大难题。
这时离得不远的张二蛋准备出门去地里忙活,看到了在河边洗衣服的尤丽,青年慕艾。
自己年龄大了,家境虽说看得过去,但是别人家嫌弃自己家里以后劳动力少,
公婆晚年负担重不愿意把女儿嫁过来,导致自己二十四岁还是大龄单身,
同龄的人孩子都好几岁了,自己也急。这个女孩长得还不错,就是很瘦,
也没见过不是本村人,想到这张二蛋快步向前询问女孩子的名字。尤丽抬起头一看,
是个长得不高看起来很老实的男人。
本来正常女子看到陌生男人找自己搭话都要装矜持回避的,尤丽不一样,她要是乖乖女,
一家人也不可能全须全尾完好的一路逃难至此并暂时安顿下来。“我叫尤丽,你叫什么啊?
”“我叫张二蛋,前面第四家就是我家。”尤丽顺着张二蛋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高墙大院,
从外面看上去很气派的样子。尤丽笑着说道:“你家看起来不错啊!
”张二蛋挠着头傻笑着说道:“还好,就是院子看起来大一点而已,
家里房子都是好多年前的砖窑。”这时尤丽敞亮的说道:“我们家是刚逃难过来的,
连房子都是租的呢!”“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桂叔老两口前几天被儿女接去县城生活了,
他家的老房子空下来往外租。
昨天我从田里干活回来还听见路上有人说桂叔家的老房子有人影,可能租出去了,
原来是你们家租过去了啊!“是的,我们刚安顿下来。”“那你们缺啥可以找我帮忙,
这个村子我都熟。”“那太好了。就是我家现在没钱没粮食,钱的事不急,
就是粮食不知道该找谁借呢?”“这个现在还不到粮食收获的时候,
各家都是留够自家一年的粮食消耗,剩下多的选择卖给粮食贩子存点钱应急用。
你们来得不凑巧,几斤别人家也能匀出来借给你,多了也就没办法了,村里就这情况,
不富裕吃喝到没问题。”“就是知道了情况才愁,这几天借遍了周围邻居,
粮食只够吃半个月的。”“不着急,还能撑半个月,说不定过几天你就能想到办法了。
”“目前看来也只能这样了。”“那你先忙着,我得去田里除草去了。草长的太快,
老是抢苗的营养,不清除下影响收成。”“那你赶紧去吧!不好意思,
拉着你说了这么久的话,耽误你的时间了。”“没事,这以后都是邻居,熟了就好了。
回聊啊!”“嗯,改日再聊啊!”尤丽望着张二蛋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旁边有人过来打招呼,尤丽回过神赶紧聊起了几句。
路人走远了尤丽也端着洗好的衣服往家走去。尤父在院子里修补板凳和破桌子,
尤母拿着一家人的外衫坐在放门口认真缝补。两个妹妹在厨房煮饭,
正在玩的弟弟看到姐姐回来,忙高兴地跑过来帮姐姐去晾衣服。和父母打了招呼,
尤丽进了自己和两个妹妹的房间。打眼一看,房间里是一张上下床和一张单人床,一张桌子,
两张凳子,简单又很实用,这已经是目前一家人最好的条件了。
尤丽躺在床上想着白天见到的张二蛋,倒不是见一面就喜欢上了人家,而是看今天的聊天,
那人老实又淳朴,想着自家刚来什么都没有,周围邻居都和善,今天见到的张二蛋也是,
往后打好关系可以助自家更快安稳下来。想到这里,
出门和父亲说让他有时间了出门打听一下张二蛋的情况,尤父听见也没说什么就答应了。
这时两个妹妹喊吃饭,一家人洗了手坐在桌子边看着午饭,默默端起碗拿着筷子吃了起来。
都是玉米粒煮粥,这时候也不能管好吃不好吃了,填饱肚子重要,毕竟活着最重要。
吃完饭尤丽收拾了碗筷,一家人坐在廊下抬头看着星星发呆。“当家的,
家里借的粮食只够吃半个月了。”“哎,跟着我让你们娘几个受苦了。”“父亲,我们不苦,
再苦的日子都过来了,现在这样好多了,我们一家人好好在一起,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是啊,当家的。我和孩子从没怪过你,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好。我们暂时安顿下来了,
日子还得过。我看邻居家嫂子们这几天都去挖野菜,还叫了我,我准备和你说一声。
明天我和三个女儿去和嫂子们一起挖野菜去,你和小娃在家继续休整一下房子。”“好,
我们才来不熟悉,你带好孩子,注意安全。过两天家里事毕,我去拜访下村长,
看最近有啥活可以安排下。不拘什么活,挣点换粮食的钱也好。”“嗯,外面的事我也不懂,
当家的你看着办吧!”“很晚了,孩子们都困了,早点回房休息吧!
”一家人借着月光回到房间上床休息,明天又是为生活奔波的一天。
那时候晚上的月亮挺亮的。张二蛋临睡前也在想今天见到的尤丽,爽朗大方。
今天谈话中自己也了解到他们家现在一穷二白,迫于生计急需融入村落。
至于她说的借粮一事,自己不傻,看他们家近两年都是无底洞。自家人口少倒是有余粮,
可是自己跟他们非亲非故的,何苦去沾染麻烦呢!不过,要是她能答应嫁给自己,
不说借粮就是一天三顿让他们饿不死自己还是能做到的,前提是他们一家不懒惰。想到这,
张二蛋决定这几天多偶遇一下尤丽,顺便摸清他们一家的情况,看有没有可能抱得美人归。
不得不说他们俩打听对方情况这一点,倒是有点默契,就是男女脑回路不同,目的不同。
第二天天刚亮,母女四人起身穿好衣服,
背着几个像胳膊长高的背篓和小铲子小刀出门和邻居嫂子混合了。至于你说的吃早餐,
那都是福人家一日三餐的规矩。普通人家平时都是两餐,中午吃一顿,下午五点钟吃一顿,
饿了就拿个馒头充饥。有的人家重劳力早上出门干活会给煮点稀饭当早餐,
要不然出门干活没力气。其他吃早餐的情况就是来客人或者出远门亦或是出远门归来。
要说这时候的人吃饭主要还是以吃饱肚子为主,过个几年随着政策变好,老百姓手头有点钱,
有点余粮了,这种以吃饱肚子为主的情况也在慢慢改善,
人们以有限的食材琢磨着怎样做才能更好吃。野菜有灰灰菜、苜蓿菜和芥菜。
挖野菜的人还挺多,也是整个冬天都是萝卜白菜粉条,早都吃腻了,
这时候看到这么多绿油油的野菜,可不得欢欣鼓舞的采集,好给家里餐桌上添一道绿色的菜。
一家人吃饭其他人看到桌子上有绿色的菜,心情都变好了,夸女主人好话。
一群人都自己找好位置开始采集。好过一点的人家是为了给餐桌上增加几道绿色的菜,
穷苦人家是当成饱腹之物来挖掘。当然,尤丽他们家目前就是标准的穷苦人家。
所以别人的小篮子装满都结伴邀请同行回家了。
尤丽母女四人婉拒了别人搭伴一起回去的邀请,继续埋头苦干,
旁边几人一想到他们家的现实情况也理解。虽然他们同情,但是自己家也就是普通人家,
比他们家情况好点而已,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在这小山村富裕的人家根本没有。
一群人唉声叹气地结伴回家了。尤丽他们也是知道周围人的情况的。
当初之所以选择留在这里,
一是因为逃难一路受苦太重囊中羞涩的现实情况逼停了他们;二是因为看到小山村民风淳朴,
周围有小山坡和山沟沟,人勤快点饿不死。母女几人忙活了几个小时终于把带来的背篓装满,
回家吃饭,下午接着来。一行人走进村里迎面碰上从地里回来吃饭的张二蛋。
两个人怀着不同的目的都快走几步上前说话。“尤丽,你们母女几人这是去挖野菜了啊?
”“是啊,和邻居伯母们一起去的,我们家指望着它们当饭吃就这时候才回来。
”“张哥你这是才从地里回来吃饭啊?”“伯母好,妹妹们好。是啊,
天热回家吃饭顺便休息,下午再接着干。”“确实,干活也累。早晚凉快一点,
中午有点热在家待着也能防止中暑。”“是啊,伯父没跟你们一起吗?
”“父亲和弟弟在家规整东西呢!”“是得尽快规整好,早日让生活走上正轨。”“不说了,
我们还得回家做饭呢!张哥也早点回去,吃完饭好休息会。”“好,
我看你们就挖了几样野菜,还可以挖点车前草和煌煌芽,这两样是常见的药材,
有药贩子来收,就是要晒干的。几毛钱一斤,
你们不怕辛苦可以挖些晒干等药贩子来了可以卖钱。”“谢谢张哥,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
就是家里人多,有把子力气,再便宜也是一份收入,我还要感谢张哥的好心呢!”“没事,
回家吃饭了,我爸妈估计在等着了。”“好,回聊!”双方错开背对着走向各自的家。
尤父煮了饭,两个妹妹洗了一小盆野菜,
去厨房煮熟掉水控干水分用仅有的几样调料凉拌着吃。尤丽其他四人把野菜收拾干净,
洗了在房顶铺上油布用来晒干野菜,存储起来当粮食。平时想吃了泡水化开就行了,
简单方便快捷实用。不久饭熟一家人围在一起边吃边聊。“当家的,野菜还能挖一段时间,
下午我们还去。刚才回来碰到一个小伙子告诉丽丽两种常见药材,
说晒干了等药贩子来了可以卖钱,就是价格很便宜。”“咱家现在这情况,
蚊子再小也是肉啊!”“也是,那今天下午我们还是挖野菜,明天早上去邻居嫂子们家里,
我问下她们两种药材的样子,下午带上小娃我们一起去挖药材。”“行,
今天上午我去问了村长,暂时没活。本地人都忙着给各家田地里除草呢!”“没事,
我们这段时间挖野菜,你们父子俩去挖药材就是了,总算看到希望了,之后的事之后再说吧!
”“嗯,暂时只能这样了。”“对了,丽丽,你妈说的遇见个小伙子是什么情况啊,
你什么时候认识的,可靠吗?”“就是之前去河边洗衣服碰到的。
他们家就在我们这排最外边,人看起来很老实。从今天的谈话中看来也很有善心,
之前就是让您打听他家的情况的。”“人不错就好,我还以为别人不安好心呢!
我家女儿出落得亭亭玉立。”“当家的,你有时间就去打听一下,我们丽丽今年都二十岁了。
要不是家乡遭难活不下去,她现在应该嫁人生娃了,都是我们没本事耽误了孩子。
”“你别哭,过两天我就去打听情况,是个好小伙丽丽嫁过去也好过和我们一起熬着。
”“妈,我不怪你们,这都是命。让我爸打听一下消息也好,之前我是想着打听好情况,
搞好关系,以后我们可以更快扎根下来。如果没有大问题,我愿意嫁过去,有本地人帮助,
我们一家才能彻底安家。”“苦了你我的孩子。合适了以后你就过好自己的日子,
千万不能当扶弟魔,让亲家指摘。我们门家这么多人怎样都能活下去的。”“就是姐姐,
你过得好就行。”“妈,说这些还太早了,赶紧去休息会,下午我们还要继续挖野菜呢!
”“也是,都去休息会吧!”尤丽躺在床上,想着父母说的话,
这应该是自己未来生活的最好选择了。好锅配好盖,自己家这情况别人不嫌弃自己都不错了。
这边张二蛋回家吃过午饭,也和父母说起尤丽一家的情况。张父张母也劝张二蛋抓住机会,
毕竟儿子年龄大了,眼看再不结婚这辈子都没希望了,周围人都知道自家情况,
和八大姑七大姨一说,更没有周围邻村女孩嫁给儿子了。至于县城的姑娘咱有自知之明,
祖祖辈辈都没出过村子,自己儿子也就读了几年书,也没胆子和那个志气出村子了。
现在尤丽一家情况艰难,还真有可能给儿子娶上媳妇,明年再生个孙子,这辈子就圆满了。
张二蛋听了父母的话也觉得有道理,下次碰见尤丽问问她的想法,不过分自己都答应,
争取今年就结婚,明年生个大胖小子,想想都美。下午准备出门去地里,门外遇到尤丽一家,
人太多不好多说话,下次偶遇尤丽一个人的时候再说话吧!尤丽听了上午父母的对话,
对张二蛋也有了一丝别扭害羞的态度。打完招呼两个人背对背离开了。野菜挖的差不多了,
得等它过几天长出来再来挖了。第二天早上尤母去隔壁邻居家问了两种药材的模样,
刚好邻居家老人闲不住昨天采的有,让尤母拿几朵去比样子。
尤母喜出望外挑了几朵看起来还新鲜的,千恩万谢地离开了邻居家。
到家全家人拿好铲子、小刀和背篓,门上挂上大铁锁,一家人整齐的出发去山坡,
路边草丛旁看见了也顺手采集起来放到背篓里。可能是家里老人闲不住的少,
还真让他们一上午采摘了上百斤,不过晒干能有个三十斤都不错了。
天不早了一行人回家吃饭,下午接着去。就这样忙活了三天,附近的少了,明天要走远看看。
上午全家人蒸了玉米窝窝头,留几个孩子在附近捡漏,夫妻二人去远点的地方。
这次拿的是袋子,背篓重点不适合长距离,人容易累还增加负担。中午妹妹弟弟都去午休了,
尤丽端着这几天的脏衣服来到河边。张二蛋在自家院子里看到尤丽的身影,出来一看还真是。
中午人们都在家里午休,村里自家这排还真没人在。尤丽也是一个人,
正好方便了自己找她私下谈事情。转身回家换了一套干净得体的衣服,去河边找尤丽了。
“尤丽,就你自己啊?也没找个妹妹陪你,两个人洗衣服更快一点嘛!
”“都是外衣也没几件,我顺手就洗了。妹妹平时也帮着干活,我让她们去午休了。
”“你可真能干又爱护弟妹。”“哪里,都是一家人,他们也很心疼我的,是我闲不住,
刚好看到脏衣服抽空来河边洗下。”“嗯。尤丽,你们家是要在我们这里扎根下来了吗?
”“是啊,你不欢迎吗?”尤丽怀疑的眼神看向张二蛋。张二蛋听到尤丽语气不好,
连忙说道:“没有,我就是问下。我又不是村长,管不到你们家。我就是还想问你个问题。
”“什么问题啊?”“就是你有没有成亲啊?”“没有。我们老家活下去都难,
我也不愿意离开家人,就和村里人一起逃荒。后面意见不和落单了,
最后我们的目的地到了你们这里。”“是这样啊!就是我也没成亲,
我第一次见到你就看上你了,你觉得我怎么样啊?”尤丽听了张二蛋的话有点惊讶和害羞,
明白自己的实际情况,随之鼓起勇气抬头看向张二蛋。今天的张二蛋穿了一身新衣服,
收拾的很干净,人看起来有点老实。就是个子才一米七出头,在北方人中相当于平均身高。
这点小毛病可以忽略,这样乍一看他还不错。“挺好的,干净精神。”“那就好,
我家祖祖辈辈都在这里,你回家好好想想。也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没问题两家人找个时间见个面把婚事定下来,你看怎么样啊?”“行,我的情况你也清楚,
只要你不嫌弃我就行。”“不嫌弃。我还怕你嫌弃我呢!你放心,我没有花花肠子,
我家就是普通家庭,但让你顿顿吃饱饭是没问题的。”“我知道了。我会和家里人商量的。
”张二蛋在河边和尤丽聊了会他们逃难一路上的见闻,等尤丽洗完衣服,
张二蛋端着洗衣盆把尤丽送到家门口,就回去了自家。尤丽望着张二蛋的背影,
回想今天的相处,感觉还行,尤其是张二蛋说的顿顿吃饱很有诱惑力。自己嫁出去了,
家里负担也能轻点,逢年过节也能拿点粮食和布匹孝敬父母。存着这样的想法,
尤丽进了院子把衣服晾起来,然后叫醒弟妹去找野菜和药材了。等晚上父母回来,
一家人吃完饭端坐在炕头聊天,尤丽也告诉了父母白天和张二蛋的相处。父母很满意,
弟弟妹妹很不舍,他们知道父母打听好情况,姐姐就成别家人了。
张二蛋下午吃饭时间也和父母说了尤丽的态度,自家把两家见面吃饭的食材和一匹布准备好,
父母也答应了。可能一家三口都没有想过尤丽父母会不同意,毕竟他们家一穷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