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洛阳城内的明暗对峙洛阳,这座古老而繁华的城市,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明。城中,
大街小巷纵横交错,人群熙来攘往,商铺林立,热闹非凡。然而,
在疲门这片看似救死扶伤的医道江湖中,
却隐匿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身影——“假医”张二拐与“真医”林郎中,他们的行径与命运,
宛如两条背道而驰的轨迹,在这座古城的阴影与光明中各自延展。张二拐,身材矮小且佝偻,
左腿因儿时一场意外落下残疾,走起路来一瘸一拐,那怪异的姿势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兀。
他常年穿着一件破旧却刻意打理得看似质朴的长衫,那长衫原本的颜色早已分辨不清,
补丁层层叠叠,却被他排列得仿佛有一种莫名的“秩序”,
试图营造出一副老中医的沧桑形象。他的面庞瘦削,颧骨高耸,
一双小眼睛总是闪烁着狡黠的光,犹如夜猫子一般,透着算计与贪婪。此人不学无术,
对真正的医学知识一窍不通,却将心思全用在了歪门邪道上。他每日穿梭于街头巷尾,
凭借着那张如簧巧嘴,四处寻觅着行骗的目标。他专挑那些面黄肌瘦、神情疲惫,
一看便知生活困苦且容易轻信他人的百姓下手。为了营造自己医术高超的假象,
张二拐不知从何处搜罗来几本破旧不堪的医书,平日里佯装研读,可实际上,
他连书中最基本的药理知识都理解不了。但他却能凭借着惊人的想象力和厚颜无耻的胆量,
将这些残缺不全的知识歪曲成自己的“独家绝学”。
他逢人便吹嘘自己的医术乃是祖传千年的秘方,上可治愈天庭御驾之疑难杂症,
下能解除凡夫俗子之日常病痛,无论何种病症,只要经他之手,必定药到病除,妙手回春。
为了让自己的说辞更具可信度,他编造了无数荒诞不经的故事。比如,他曾信誓旦旦地说,
自己在年轻时,于深山中偶遇一位白发苍苍的仙人,仙人见他骨骼清奇,
便传授给他起死回生之术;又或是某位权倾朝野的达官贵人,重病缠身,
遍访天下名医皆束手无策,而他一剂药下去,那贵人便立刻药到病除,为表感激,
贵人特赐他御制秘方。这些故事被他说得绘声绘色,仿佛亲眼所见一般,
让不少无知百姓信以为真。实际上,他所谓的“药”,不过是从路边随意采来的草根树皮,
混杂着一些廉价且毫无药用价值的香料,胡乱熬制而成。为了让假药看起来更有“药效”,
他还会添加一些有强烈气味的物质,让患者闻起来觉得这药“药力十足”。
而他那所谓的诊断,不过是根据患者的常见症状,故弄玄虚地说上一通模棱两可的话,
让患者误以为他真的洞察病情。他就这样凭借着忽悠,
从那些本就生活艰难的百姓手中骗取钱财。每次得逞后,他便躲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
小心翼翼地数着那些昧心钱,脸上露出贪婪而满足的笑容,心中盘算着下一个行骗目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林郎中。林郎中的医馆“济世堂”,
坐落在洛阳城一条幽静却不失雅致的小巷中。医馆的门脸并不张扬,
一块古朴的匾额上书“济世堂”三个大字,字体刚劲有力,却又透着几分柔和,
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医者的仁心。匾额下方,两扇朱红色的大门半掩着,
门上的铜环擦拭得锃亮,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淡淡的光芒。
林郎中自幼便对医学展现出异于常人的浓厚兴趣和天赋。他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
家中长辈皆是悬壶济世的良医,受家庭熏陶,他从小便沉浸在医学的海洋中。
从启蒙时摇头晃脑背诵的《药性赋》《汤头歌诀》,
到后来深入钻研的《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要方》等经典著作,他无不烂熟于心。
他每日清晨便起身,身着一袭素色长袍,头戴方巾,整理好医馆,等待患者上门。
林郎中面容和善,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但那眼神却始终透着睿智与温和。
他为患者诊治时,总是全神贯注,不仅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饮食起居,
还会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综合判断病情。他的手指修长而温暖,在为患者把脉时,
仿佛能通过指尖传递出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他的治疗方法不拘泥于传统,
善于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药方。遇到疑难病症,
他更是废寝忘食地查阅古籍、研究医案,力求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
他会在书房中一坐就是一整天,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林郎中不仅医术精湛,医德更是高尚。他行医以救人为先,从不计较报酬。
遇到家境贫寒的患者,他不仅免费诊治,还会慷慨解囊,资助患者购买药材。他深知,
对于这些患者来说,每一文钱都可能关乎一家人的生计,而自己的举手之劳,
或许就能拯救一个家庭。在他心中,患者的健康高于一切,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真谛。正因如此,在洛阳城百姓心中,
林郎中就是他们健康的守护者,是值得信赖的救命恩人,
“济世堂”的名声也在洛阳城内外传颂开来。在之前,官府并非完全不知张二拐的行径。
然而,张二拐行事极为狡猾,他每次行骗都精心选择偏僻的角落,避开官府的耳目。而且,
他善于贿赂一些小吏,那些小吏贪图蝇头小利,便对他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些受骗的百姓,大多生活困苦,为了治病已倾家荡产,既没有精力也没有胆量去官府告发。
即便有个别百姓鼓起勇气去告状,张二拐也总能凭借事先准备好的伪证和花言巧语逃脱罪责。
这使得他愈发肆无忌惮,在欺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 怪病突降,奸人谋私这一日,
一场突如其来的怪病如恶魔般悄然降临洛阳城。起初,
只是城东的几个百姓出现上吐下泻、四肢绵软无力的症状。他们起初并未在意,
以为只是普通的肠胃不适,自行服用了一些常用的药物。然而,症状不仅没有缓解,
反而愈发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相同的症状,
患病范围迅速从城东蔓延到城西,从城南扩散到城北。患病之人,无不痛苦不堪。
上吐下泻让他们身形消瘦,脱水的症状让嘴唇干裂,皮肤失去光泽,
仿佛被抽干了水分的干柴。四肢绵软无力,使他们连站立都成问题,只能虚弱地躺在床上,
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身体逐渐被病魔吞噬。整个洛阳城被恐惧的阴霾所笼罩,
百姓们陷入了深深的恐慌之中。大街小巷中,到处都是谈论怪病的声音。人们不敢随意出门,
害怕被感染;商家纷纷关门歇业,往日繁华的市场变得冷冷清清。患者们四处求医问药,
从街头巷尾的小郎中到声名远扬的大医馆,几乎寻遍了洛阳城所有的医馆。然而,
无论尝试何种方法,病情都不见好转,反而愈发严重。一些郎中对这种怪病毫无头绪,
开出的药方如隔靴搔痒,毫无效果;而另一些郎中虽尝试了各种治疗肠胃疾病的方法,
但病情依旧毫无起色。张二拐听闻此事后,心中暗喜,仿佛嗅到了血腥的鲨鱼。
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大发横财的绝佳机会,贪婪的欲望瞬间占据了他的内心。
他立刻开始了自己的阴谋,先是命人在城中各处显眼的地方张贴告示。
告示上用醒目的大字写着:“祖传秘方,专治怪病,药到病除,无效退款!
”下方还煞有介事地描绘了许多治愈患者的案例,皆是他凭空捏造的谎言,
声称这些患者在服用他的药后,立刻恢复了健康,生龙活虎。
那些被怪病折磨得奄奄一息、走投无路的百姓,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纷纷涌向张二拐的住处。张二拐趁机哄抬药价,将那些毫无价值的假药以天价卖出。
他看着百姓们为了买药,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仅有的积蓄,甚至变卖家中财物,
心中没有丝毫愧疚,反而盘算着如何继续欺骗更多的人。
百姓们满怀希望地服用了张二拐的药,然而,几日过去,病情不仅没有丝毫改善,
反而愈发严重。许多患者呕吐不止,腹泻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身体虚弱得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原本充满生机的家庭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亲人们守在患者床边,看着他们痛苦挣扎,却无能为力,只能以泪洗面。而张二拐,
面对患者们的痛苦,不仅没有丝毫怜悯之心,还继续四处宣扬自己的“神药”,
试图欺骗更多的人。他在人群中穿梭,口中不停地说着:“大家不要着急,
这药刚开始吃可能效果不明显,再吃几副,保证药到病除。我这可是祖传秘方,
绝对不会骗人的。”同时,他还故意展示自己的“忙碌”,让百姓们觉得他的药十分抢手,
从而更加坚信不疑。3 真医施救,奸计暗生林郎中看着满城百姓在病痛中煎熬,心急如焚,
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他深知自己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不能坐视不管。于是,
他将自己关在医馆的书房内,那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医学典籍。